
[be partial to and side with] 有偏向地袒护某一方
偏私袒护。《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袁术 大怒曰:‘ 吕布 受吾许多粮米,反以此儿戏之事,偏护 刘备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县主因前番鬮库时,有些偏护了 金满 ,今日没了银子,颇有赧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事到今日,本帅也不能偏护了。”
“偏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核心特征
强调“偏私”和“不公正”,通常带有贬义。例如,在家庭或纠纷中,若一方明显偏向某位成员或群体,即可称为“偏护”。
使用场景
“偏护”多用于描述带有主观倾向的不公正行为,需注意其负面含义。在正式语境中,可与“袒护”互换,但更强调偏向一方的刻意性。
偏护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偏袒、偏爱、偏向某一方面的保护或支持。
偏护的部首为手,总笔画数为8。
偏护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它的构字方法是把“直”和“奢”组合而成。相传,《尚书·禹贡》中曾有“攘土与夷,偏护百姓”之语,而“偏护”就是在这个语境下演变而来。繁体字“偏護”保留了传统的书写形式。
在古时候,偏护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但由于资料有限,具体的古时写法无法确认。
1. 作为上司,我们应该公正对待员工,不能偏护某个部门。
2. 老师在班里对某些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偏护,这让其他同学觉得很不公平。
组词:偏袒、偏好、偏心
近义词:偏爱、偏心、偏向
反义词:公正、中立、平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