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本 唐 孟郊 《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 花。”后用“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郭沫若 《万引》:“他跑马观花地把这部诗剧读了一遍,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郭沫若 《羽书集·绝妙的对照》:“跑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觉得这两篇文章真是一个绝妙的对照。”
“跑马观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pǎo mǎ guān hu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事物,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了解。常用于批评对待事物不认真、急于求成的态度。
源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原诗描写登科后的喜悦与意气风发,后衍生出“跑马观花”这一简化形式,强调“粗略观察”的含义。
该成语不仅形容对事物的观察流于表面,还可引申为对问题缺乏深入分析的态度。其英文翻译可作“scratch the surface”(浅尝辄止)或“look at flowers on horseback”(字面直译)。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用法,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跑马观花》是一个成语,形容看事物匆匆忙忙、只能看到表面,不能领会内涵的现象。
《跑马观花》的拆分部首是走(辵)和花(艹),笔画数分别为8和8。
《跑马观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小说《红楼梦》中。在小说中,贾宝玉听到石头说:“这四般意思纔是不犯忌的。如今你既要大人指导,你丫头跑马观花请了西洋医生来。”这里的“跑马观花”形容贾宝玉对医生的看法浮浅,只是片面地看到医生的外表。
《跑马观花》的繁体字为「跑馬觀花」。
古代汉字中的《跑马观花》是以篆书或隶书的形式呈现的,不同于今天的字形,其中的变化包括部首的形状和结构的简化。
他只是跑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文件,对内容一点也不了解。
1. 跑步:进行快速的奔跑活动。
2. 观赏:仔细看、欣赏。
3. 花草:泛指各种花和植物。
4. 马场:供马匹训练和比赛的场所。
匆匆忙忙、匆忙、浮浅、片面。
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详细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