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袍笏登场的意思、袍笏登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袍笏登场的解释

[taking position of power,as in a dress rehearsal;dress up and go on stage—said of a puppet upon his take-over] 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袍笏登场也等闲。——清· 赵翼《瓯北诗钞》

详细解释

穿官服执手板,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多含讽刺意。 清 赵翼 《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诗之一:“袍笏登场也等閒,若他动色到柴关。” 陶菊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七章:“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 段 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袍笏登场”是一个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与结构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示例与应用


提示:理解该成语时需结合语境,其核心在于通过“戏剧化表演”暗喻官场或政治场合的形式主义与虚伪性。更多例句可参考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袍笏登场》的意思

《袍笏登场》是一个成语,其意思是指官吏或士人穿着着装整齐,登场亮相。在古代,官员或学者参加考试或公开场合时,会穿上华丽的袍服,手持笏板,肃立登场,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能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袍笏登场》这个成语可以拆分成3个部首和14个笔画。

部首:衣(袍)、⺊(笏)、⼀(登)

笔画:5画(袍)、8画(笏)、1画(登)、部首补充笔画:合计14画。

来源和繁体

《袍笏登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元代官修《世说新语》。因为穿上华丽的袍服、手持笏板亮相登场是士人们展示自己才学、敬业之态的场合,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在繁体字中,袍和笏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袍”为例,其古籍写法为“袌”;以“笏”为例,其古籍写法为“匴”或“䇥”。这些写法在古代的碑刻或古籍中可见。

例句

1. 今天晚会上,各位嘉宾身着鲜艳的袍袄,手持笏板登场,庄重而隆重。

2. 考试开始前,学生们肃然起立,手持笏板,重整袍服,整齐地登场。

组词

袍服、袍泽、笏报、笏班、登场、登讲、登科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华服登场、妆束登场、盛装出席

反义词:寒酸亮相、衣冠不整登场、粗衣淡服亮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