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对阻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女曰:‘此处不可为家。审知汝家姊姊甚平善,或不拗阻,归除一舍,行将自至耳。’”
“拗阻”是一个汉语词语,发音为niù zǔ,其核心含义是反对阻止。以下为详细解析:
该词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中有明确用例:
“女曰:‘此处不可为家。审知汝家姊姊甚平善,或不拗阻,归除一舍,行将自至耳。’”
此处“拗阻”表示对他人行为的反对与拦阻。
部分资料(如)提到“拗阻”发音为ǎo zǔ,释义为“困难重重”。但这一解释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与“拗”字多音字特性(ǎo/ào/niù)混淆相关。主流用法仍以niù zǔ(反对阻止)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聊斋志异》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拗阻这个词指的是困难、难以克服的阻碍或抵抗。下面我将从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介绍拗阻这个词。
拗阻由左边的手旁和右边的阻部构成,手旁是表示与手相关的部首,阻部表示阻止、阻碍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为12。
拗阻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文解字》记载,拗意为弯曲、屈曲。后来引申为困难、阻碍。阻字表示阻止、阻碍。拗阻合起来形成困难、难以克服的阻碍之意。
拗阻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拗阻」。
在古代,拗阻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似,依然是由手旁和阻部组成,但字形略有不同。
1. 他在事业上遇到了很多拗阻,但他从未放弃。
2. 别因为一点拗阻就退缩,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3. 内外拗阻的情况下,他仍然努力克服困难。
拗阻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新的词语,如拗口、阻拗等。
与拗阻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困难、障碍、阻碍等。
与拗阻意思相反的词语有顺利、顺畅、顺遂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