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蹑履的意思、蹑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蹑履的解释

(1).穿鞋。亦指趿拉着鞋。 北齐 刘昼 《新论·慎独》:“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 越 类也;行不躡履,是夷民也。”《南史·梁皇子大训传》:“皇子 大训 字 仁德 , 简文 第十六子也,少而脚疾,不敢躡履。” 隋炀帝 《月夜观星》诗:“披衣出荆户,躡履步山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 叶限 因衣翠纺衣,躡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清 大健 《登锺山》诗:“躡履过 灵谷 ,披云拜 孝陵 。”

(2).纳履;整理鞋子。《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来罗》:“瓜田不躡履,李下不正冠。”

(3).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蹑履谓来不及穿鞋,拖着鞋子匆忙出迎。形容对来人的热情欢迎。《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新妇识马声,躡履相逢迎。”亦指恭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敬 兄弟见 郗公 ,躡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及 嘉宾 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思欲修容於辕门之外,躡履於油幢之前。”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躡履修起居,小心见诚恪。”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蹑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 穿鞋或趿拉着鞋
    该词最初指穿鞋的动作,如《新论·慎独》中“足之待履”的比喻。也可形容随意趿拉着鞋的状态,如隋炀帝《月夜观星》诗句“躡履步山楹”描绘的闲适场景。

  2. 整理鞋子
    引申为整理鞋履的动作,常见于礼仪性表达。例如《乐府诗集》中“瓜田不蹑履,李下不正冠”,强调避嫌时需注意仪态。

  3. 热情迎客的典故
    古人席地而坐时,遇客来访需穿鞋出迎。若“蹑履”形容匆忙趿鞋迎接,则体现对来者的重视,如《孔雀东南飞》中“新妇蹑履相逢迎”的描写。此用法多出现于诗文,成为文人表达殷勤待客的意象。


语用提示: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但在古诗文赏析或历史文献解读中较常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躡履而进”侧重描写步态轻盈,与迎客典故的用法不同。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蹑履

蹑履(niè lǚ)是一个汉字词,由“蹑”和“履”两个部分组成。

“蹑”是由“足”字旁和“聂”字组成,表示悄悄地踩、行走的意思。其拆分部首为“⻊”(足字旁)和“耳”(聂字的上半部分)。

“履”是由“尸”和“彳”两个部分组成,表示脚步、行走的意思。其拆分部首为“十”和“彳”。

这个词源自古籍《楚辞·九章·涉江》。

在繁体中,蹑履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蹑履的写法略有差异。其中,蹑的古字形为“踂”,履的古字形为“屣”。

例句:
1. 他蹑履轻声,不敢让自己被发现。
2. 她蹑履生活,一丝不苟地行走在道德的边缘。

组词:
蹑履其间(悄悄地走路)、蹑履而来(悄悄地过来)、蹑履即至(行走即将到达)、蹑履可听(步履轻巧)、蹑履婀娜(姿态轻盈)。

近义词:
行走、踏步、走动。

反义词:
蹒跚、脚步沉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