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模作样,故意刁难。《红楼梦》第六二回:“ 晴雯 道:‘惟有我是第一箇要去:又懒,又夯,性子又不好,又没用。’ 袭人 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拿三搬四”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袭人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红楼梦》原文或查询成语词典。
《拿三搬四》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敷衍了事、虚假推诿,不认真负责的表现。它是由“拿”、“三”、“搬”、“四”这四个字组成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拿:左手边部首是手,右手边部首是扌,总笔画数为5。
三:上部部首是三,下部部首是一,总笔画数为3。
搬:左手边部首是手,右手边部首是扌,总笔画数为10。
四:上部部首是囗,下部部首是一,总笔画数为5。
来源:
《拿三搬四》最早出现于元代王世贞的《讲学寿议》一书中。该书是作者晚年所著,评论了左慈的语言和行为,其中就有“拿三搬四”这一成语的用法。
繁体:
《拿三搬四》的繁体字是「拿三搬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拿三搬四》在古代写作「拿叄搬肆」。
例句:
他常常拿三搬四地推脱工作,没有认真对待。
组词:
拆分成四个字后,可以组成其他词语。比如,“拿走”、“三月”、“搬运”、“四个”等。
近义词:
与“拿三搬四”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敷衍了事”、“搪塞过去”、“敷衍塞责”等。
反义词:
与“拿三搬四”意思相反的成语有“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