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ee with one’s own eyes]∶眼见;亲眼所见
死伤情况不堪目睹
(2) [witness]∶亲眼看见
这桩事故是许多渔夫目睹的
亦作“ 目覩 ”。亲眼看到。《后汉书·刘根传》:“促召之,使太守目覩,尔乃为明。”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目覩 严子瀨 ,想属 任公 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先祖母曾取视之,先母时尚幼,亦在旁目睹。” 巴金 《<家>后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
“目睹”是一个汉语动词,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总结来说,“目睹”强调视觉的直接性和真实性,适用于描述亲眼见证的事件或过程,与“耳闻”“想象”形成对比。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涉及“亲眼所见”这一核心要素。
目睹(mù dǔ)是一个汉字词汇,由“目”和“睹”两个字组成。
“目”是“眼睛”的意思,在这个词中表示“看见”、“观察”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瞳)。根据《康熙字典》,目的部首部分可称作“目部”,共有11个汉字采用这个部首。
“睹”是“看见”、“目击”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肉)。根据《康熙字典》,睹的部首部分可称作“故部”,共有8个汉字采用这个部首。
《目睹》一词的来源不详,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古代的汉字写法较为繁体,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例如,“目”在《说文解字》中的写法为“广目”,而“睹”在《说文解字》中的写法为“罒肉”。这些变化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和书写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包含“目睹”的常用例句:
组词:目击、目标、眼睛、目送。
近义词:见证、目击、观察。
反义词:不见、闭目、无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