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纆索的意思、纆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纆索的解释

绳索。《庄子·骈拇》:“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纆索。” 唐 柳宗元 《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宗元 以罪大摈废,居小州,与囚徒为朋,行则若带纆索,处则若关桎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纆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纆索”指绳索,特指由两股或更多股线绳合编而成的粗绳。其核心含义与“纆”字相关,“纆”本义为合股的绳索,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二、文献出处

  1. 《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意为“捆绑物体不需要用绳索”,此处“纆索”代指常规的束缚工具。
  2. 《淮南子·说林训》:“不若寻常之纆索”,强调普通绳索的实用性。
  3. 唐代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行则若带纆索”,比喻行动受束缚的状态。

三、其他相关用法

四、总结

“纆索”是古代对合编绳索的专称,既指实物,也可作抽象比喻。其用法多见于先秦至唐代文献,现代汉语中已罕见。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庄子》《淮南子》等原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纆索的意思

《纆索》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以强力逼迫他人给予所需之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纆索》的部首是纟(纟是“糸”的异体字),总笔画数为10。

来源和繁体

《纆索》源自古汉字,最早见于《孽海花》:“须臾崖前间险杂,倚峰纆索百丈长。”繁体字为「纆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纆索》的古代写法是「纆索」。

例句

他使用各种手段对别人进行纆索,以获取更多的金钱。

组词

纆扉、纆困、纆压、纆心。

近义词

勒索、敲诈、威胁。

反义词

赞赏、回馈、奉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