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在阴间受到惩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倘或为利营私,徇情欺主,明正国法,幽服冥诛。”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亦科以诲淫诲盗之罪,谓作者已伏冥诛;绳诸戒色戒鬭之年,谓閲者断非佳士。”
“冥诛”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对罪恶行为的严厉惩罚或报应,尤其强调阴间惩治的概念。该词由“冥”(深远、幽暗,可引申为阴间)和“诛”(惩罚、诛杀)组成,字面意为“在幽冥中的惩罚”。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但保留了双重象征:既指宗教观念中的阴间审判,也可比喻现实中对恶行的终极惩罚。需注意其语境多带有封建色彩,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背景分析。
冥诛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对罪恶行为进行正义的惩罚和报复。它可以指代对恶人的严厉惩罚或者使其遭受到严重的灾祸。
冥诛的拆分部首为冖和讠。冖为上覆的意思,讠为言字的变形,表示与说话和言语有关的意思。
冥诛的笔画总数为12画。
冥诛源于中国古代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十年》。繁体字形为「冥誅」。
古时候的冥诛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部分时候是以「冥」作为开头,后面跟随「诛」字,即「冥诛」。
1. 那个恶人竟然没有受到冥诛的惩罚,真是让人气愤。
2. 罪大恶极的凶手最终遭受到了冥诛。
冥诛常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例如:
大冥诛:指对大罪犯进行的特别严厉的惩罚。
冥冥中诛:指对恶人的惩罚在他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以至于他们无法逃脱。
近义词:惩罚、制裁、报复、严厉惩罚。
反义词:宽容、宽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