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恤的意思、明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恤的解释

宽容体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国辅 常见君公有谋赞之能,明恤之量,敢以大雅之道而事君公,殊不知君公凡徒见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明恤"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字义和古代用法来理解:

  1.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明:本义为光明、明亮,引申为清楚、明白、公开、显扬等义。
    • 恤:本义为忧虑,引申为体恤、怜悯、救济、顾念等义。
    • 核心义:将体恤、怜悯、关怀之心公开地、显明地表达或施行出来。强调“恤”这一行为的公开性、显著性和诚意。
  2. 古代文献中的用法与释义:

    • 慎重处理、明察体恤: 在较早的文献如《尚书·多士》中,“明恤”有“审慎、明察并体恤”的意思,指处理事务(尤其是涉及人事或刑罚)时,既明察秋毫又心怀体恤。例如:“罔不明恤”,意指没有不审慎体恤的。
    • 公开抚恤、显扬恩惠: 汉代以后,尤其在诏令、奏章中,“明恤”更侧重于指帝王或官府公开地、显明地对臣民(特别是功臣、烈士、灾民等)进行抚慰、救济或褒奖。例如《后汉书·安帝纪》诏书中“明恤庶狱”意指明察并体恤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而用于褒奖功臣时则指公开给予抚恤恩典。其核心在于“恤”的行为是公开的、显著的,以示恩德或公正。
  3. 总结释义: “明恤”意指公开地、显著地体恤、怜悯或救济。它强调的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恤),更强调这种关怀是光明正大的、公开进行的、显而易见的(明),带有彰显恩德、昭示公正或表达深切关怀的意味。常用于古代帝王施恩、官府赈济或处理涉及民生、司法等事务的语境。

  4. 近义词辨析:

    • 抚恤:侧重于对特定对象(如死者家属、伤残者)的安慰和物质帮助,是现代常用词。“明恤”更强调“抚恤”行为的公开性和显著性。
    • 体恤: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予同情和照顾,强调内心的理解和关怀。“明恤”则在此基础上有“将体恤之情公开化、行动化”的含义。
    • 周恤:指周济、抚恤,强调物质上的帮助。“明恤”包含物质帮助的可能,但更突出行为的公开性。

按语: “明恤”一词体现了古代政治文化中“恩自上出”和“明德慎罚”的思想。帝王或官府通过公开的体恤行为,既表达了对臣民的关怀,也彰显了自身的仁德与统治的合法性。其使用多见于官方文书和历史记载,现代汉语中已被更常用的“抚恤”、“体恤”等词所替代。理解此词需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明恤”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明恤指“宽容体恤”,强调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态度。该词由“明”(明智、明理)与“恤”(体恤、怜悯)组合而成,整体表达一种理性与情感并存的关怀。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怨怒》:“国辅常见君公有谋赞之能,明恤之量。” 此句以“明恤”形容人的德行,指其既有谋略又能体恤他人。

单字解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上位者的品德,如宋代刘筠诗句“申明恤刑诏”,即通过体恤民情来慎用刑罚。


以上解析综合了词典释义、古籍用例及汉字演变,主要参考权威词典和汉字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剌吉酒禀词彼人伯劳飞燕材行瘥疠襜幌搐口儿处世哲学赐死打当定省凊温防护林费工感孚梗命栱枅够劲苟若狗油光啓古冶子踝膝画媵灰飞烟灭汇款火戏玃如居寡懅悚垒石料及木尺逆焰濆泉帡天极地品字封铅白千金弊帚撬棍桥涵其道亡繇奇伎清白轻手轻脚钦倾遒艳爇鸡食鹿糕受窭手袂疏恶水陆毕陈怂慂頽圮驼鸡忘情负义销魂夺魄小时了了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