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鸣豫的意思、鸣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鸣豫的解释

谓逸豫过分。《易·豫》:“鸣豫,凶。” 王弼 注:“处豫之初,而特得志於上,乐过则滛,志穷则凶,豫何可鸣?”《明史·申时行王锡爵等传赞》:“ 时行 诸人有鸣豫之凶,而无干蛊之略。” 清 魏源 《<简学斋诗集>序》:“使 李 杜 但在 天宝 以前,除《清平调》《何将军山林》外,亦无以鸣豫而鼓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鸣豫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1. 字义拆解与核心含义

    鸣本指鸟兽叫声,引申为“发声、表达”;豫原指大象(《说文解字》),后假借为“安乐、逸乐”(如《尔雅·释诂》)。合称“鸣豫”特指因安逸自满而张扬发声,暗含过度享乐招致灾祸的警示义。其核心语义可概括为:因沉溺逸乐而自鸣得意,属贬义词汇。

  2. 典籍溯源与语境分析

    该词典出《周易·豫卦》爻辞:“初六,鸣豫,凶。”指初爻处于安乐之时,自鸣得意而招凶险。王弼注:“处豫之初而特得志于上,乐过则淫,志穷则凶。”(《周易正义》)强调乐极生悲之理。后世如唐代刘禹锡《观市》中“鸣豫毁成”的用法,均延续此批判性语境,喻指因骄奢导致失败。

  3. 引申与演变

    在文学语境中,“鸣豫”渐衍生出双重隐喻:

    • 社会层面:讽喻统治者或权贵奢靡忘危(如宋代李纲奏疏“戒鸣豫而履谦”)(《历代名臣奏议》);
    • 个人修养:警示修身者忌炫耀安乐(如明代《菜根谭》“鸣豫之凶,生于自足”)。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鸣豫”一词的含义主要源自《易经》的豫卦,不同语境下存在两种解释,但需结合权威来源进行辨析:

一、核心含义(基于《易经》及权威文献)

  1. 释义:指因过度安逸、自满而招致凶险。出自《周易·豫卦》初六爻辞:“鸣豫,凶”,意为自鸣得意会导致灾祸。
  2. 字义解析:
    • 鸣:宣扬、表现,此处引申为“自鸣”。
    • 豫:原指安逸、舒适,此处含贬义,指沉溺享乐或骄傲自满。
  3. 经典用例:如《明史》评价官员“有鸣豫之凶”,清代魏源以“鸣豫”暗喻诗人若仅享乐则无法成就佳作。

二、其他释义辨析

三、启示与应用

应以《易经》本源解释为准,即“因自满或逸乐过度而致凶险”。其他解释需谨慎考据。

别人正在浏览...

爱美安如盘石褒词别裔不遇成踊持备幢棨触讳村史独雁阨急副伤寒高跟儿鞋观台庋间还流痕璺合配黄篛黄竹婚因髻根精深静兀兀屦及剑及坎阱酷惨拉账楞头呆脑黎单离离覼琐路远迢迢牌额迁人请福清陵权士热腹日烟沙蛤上旨山中宰相试策石峦石罅顺弟説到曹操,曹操就到谭天说地探赜钩深谈啁特除天王老子微动蚊裯文衣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香帛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