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明火执仗 ”。《元典章·刑部十一·从贼不得财者免刺》:“从贼 孙伯奴 、 孟干儿 与首贼 朱伴儿 、 李佛保 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 梁贤 十家。”
“明火持杖”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íng huǒ chí zhàng,以下是详细解释:
“从贼孙伯奴、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
描述四人公然持火照明、携带武器抢劫的场景。
“我是首将来皮豹……明火持杖打劫人,随着展雄做强盗。”
该成语强调行为的公开性与嚣张性,常见于古籍或文学作品中,现代多用于比喻义,批评明目张胆的恶劣行径。
明火持杖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心思明亮、行为光明正大。明火持杖的意思是指人们心中有火焰燃烧,并且手持权杖,像火光一样明亮、不容忽视。
明火持杖的拆分部首是日、火、手,笔画数分别是4、4、7。
明火持杖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劝学》一文中,形容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幼子的形象。这个成语后来成为了形容人们品行高尚、思想明晰的表达方式。在繁体字中,明火持杖的写法为「明火持𤋮」。
在古时候,明火持杖的写法略有不同,中间的杖字在古代称为「句」,字形更为复杂。古代的明火持杖写作「明火持句」。
1. 他拥有一颗明火持杖的心,坚定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2. 她以明火持杖的态度,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组词:明火执杖、火光明亮、心思明亮
近义词:明亮正直、明心见性
反义词:心术不正、见风使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