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朝的意思、明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朝的解释

[tomorrow] 〈方〉∶明天

详细解释

(1).清晨。 晋 左思 《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

(2).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復更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且归去,你明朝却送我丈夫归来则个。” 潘漠华 《三月五夜》诗:“明朝将离去,为了你,又停留一天。”

(3).以后,将来。 五代 齐己 《感时》诗:“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明朝倘许同栖泊,便拟飞随白鹤还。”

盛明之朝。诗文中常称本朝为“明朝”。 宋 王禹偁 《送淳于中舍悬车侍养》诗:“悬车乘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宋 叶适 《再申省状》:“惟欲乞身暮景,得谢明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明朝”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明朝”一词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均具有权威文献依据:


一、朝代名称(专有名词)

指中国历史上由朱元璋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1644年),国号“大明”。


二、时间概念(名词)

指“明日早晨”或“次日清晨”,属古汉语常用义,现代语境中偶见于文学作品。


三、引申义:光明、清朗的早晨(形容词性)

用于描绘天色明亮、气象清朗的早晨,具文学色彩。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工具书,涵盖历史、时间、文学三重维度,符合汉语词汇的规范性与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明朝”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时间词含义(古汉语及方言用法)

  1. 字面解释
    “明”指“次日”,“朝”指“早晨”,合指“明天早晨”或“次日”。例如晋代左思诗句“明朝弄梳台”即此意。

  2. 引申用法

    • 明日/隔天:如“今日相聚,明朝又将各自天涯”。
    • 未来:五代齐己诗“无穷今日明朝事”中的“明朝”指将来。
    • 方言:部分地区(如吴语)仍用“明朝”表示“明天”。

二、历史朝代含义(1368年—1644年)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享国276年,传16帝。其核心特征如下:

  1. 建立与巩固

    • 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定都南京,推翻元朝统治。
    • 推行中央集权:废丞相、设锦衣卫、分权六部,奠定专制基础。
  2. 重大事件

    •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清除功臣,强化皇权。
    • 永乐盛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国力鼎盛。
    • 土木堡之变(1449年):明英宗被俘,明朝由盛转衰。
    • 晚明危机:农民起义(如李自成)与后金(清)崛起,1644年灭亡。
  3. 社会与文化

    • 经济:手工业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制度:科举完善,八股取士成主流。
    • 外交:海禁与隆庆开关并存,影响贸易格局。

“明朝”既可指时间上的“次日/未来”,也可特指1368—1644年的中国历史朝代。后者以高度集权、重大政治事件和复杂的社会变迁为特征,深刻塑造了近代前中国的面貌。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事件,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版次傍瞻板鸭不同凡响差论承权骋藻垂衣辍绝大手笔等事杜米发剌放狗屁放象反思飞栈高曾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文轨度沽矫皓皜红緜咴咴交头互耳节中长节絶食军厅渴待梡橛老骨累土至山冷视零铃力争鲁薄米汁虐老兽心旁求博考抨弹葐蒀鐅盘芘藾旗号清察肉香炉三经山墟涉案树莓淑哲琐眇铁落投辖焞焞挽捉温词无功而返香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