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蔑杀的意思、蔑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蔑杀的解释

犹灭杀。《国语·周语中》:“今将大泯其宗祊,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蔑杀”为汉语古语词汇,其释义可从字源与语境双重角度解析:

  1. 核心词义:指轻蔑地否定或彻底消除。其中“蔑”本义为细小(《说文解字》释“蔑,劳目无精也”),引申为轻视、忽略;“杀”含消除、灭除之意,如《周礼·秋官》载“掌戮掌斩杀贼谍”。
  2. 文献用例:《左传·成公十六年》“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中“蔑”表否定,东汉郑玄注疏时强调该用法包含轻蔑态度。现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蔑”字条时,特别标注“蔑杀”组合多用于表达“以轻蔑姿态彻底否定”的语境。
  3. 现代应用:该词现已罕见于口语,多存于文言研究领域。在分析古代文献时需注意其双重语义特征,如《春秋公羊传注疏》中“蔑杀诸侯”的记载,既含行为层面的消除,又含态度层面的贬抑。

网络扩展解释

“蔑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1. 基本词义
    “蔑杀”意为灭杀,指彻底消灭或摧毁。该词由“蔑”(轻视、无视)与“杀”(消灭)组合而成,强调通过否定或无视达到消灭的目的。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中》:“今将大泯其宗祊,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此句描述周王室衰微时,诸侯对宗庙和民众的毁灭行为,表达了对统治失序的批判。

  3. 结构与用法

    • “蔑”在古汉语中可表“无”“轻视”或“微小”(如“蔑以复加”“轻蔑”)。
    • “杀”指“消灭”“战斗”或“削弱”(如“杀敌”“杀风景”)。
    • 组合后多用于描述对族群、制度的毁灭性打击,带有强烈否定色彩。
  4. 相关词汇
    近义词如“灭杀”“泯灭”,反义词则需结合语境(如“保全”“护佑”)。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引申含义,可参考《国语》原文或相关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不效怅怅车右辍流大江地公风灯干鉴骨睹犀轨忒行同狗彘和缠鹤鸡横横实实鸿翥黄狐幻执剑舞禁暴氏锦弢金圆券金字经峻厉贶赐揆理灵诰流颷励翼轮翮毛钱儿门洞民主改革纳室蹒跚平乘前古未闻起纲祇林青削奇邪圈樻驱骋驱行惹祸招殃三回九转三娘子煞耗赡通烧烤殳仗私车算题琐墀唆令齆鼻温户遐景小除谢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