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杪冬的意思、杪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杪冬的解释

暮冬。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餘月、暮节、暮岁。” 唐 崔曙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诗:“杪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杪冬”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农历十二月,即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又称“暮冬”。

文献依据

  1. 南朝梁元帝《纂要》记载:“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餘月、暮节、暮岁。”
  2. 唐代崔曙《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诗云:“杪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诗文或历法记载,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对农历月份的雅称或文学创作中。

“杪冬”是农历十二月的别称,通过拆分字义可理解为“冬季的末尾”,与“暮冬”同义,体现了汉语词汇中对时间节点的诗意化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杪冬》的意思

《杪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最深的冬天。它描述了冬季最寒冷的时期,通常指冬季的末尾或寒冷达到极点的阶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杪冬》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冫,分别位于左右两边。它的总笔画数是10。

来源

《杪冬》的来源比较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创造的词语。它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描绘严寒冬季的景象。

繁体

《杪冬》的繁体字为「橈冬」。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关于《杪冬》这个词,古时可能使用不同的形式来书写,但基本意义相同。

例句

1. 冬至过后,天渐渐暖和,但《杪冬》却仍然寒冷异常。

2. 《杪冬》的风吹过,人们感到了刺骨的寒冷。

组词

杪冬无声、寒冷如杪冬、杪冬寒意、杪冬风雪

近义词

寒冷、严寒、寒冬、寒流

反义词

暖冬、春天、温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