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绵里薄材的意思、绵里薄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绵里薄材的解释

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常用作谦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绵里薄材"(也作"绵里裹针"或"绵里藏针")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外表柔和温顺,内里刚强坚毅,常用来形容人外柔内刚的性格特质或事物柔中带刚的特性。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1. 字面本义

    "绵"指丝绵,质地柔软;"薄材"(或"裹针/藏针")指包裹着的针或坚硬之物。字面意为"柔软的丝绵里藏着针",生动比喻表面温和,内在刚硬的形态。

  2. 引申义

    • 形容人物性格:指人表面谦和忍让,实则意志坚定、原则性强(如《中国成语大辞典》释义:"比喻外貌和善,内心严正")。
    • 形容艺术风格:在书法、绘画中,指笔法看似柔润,实则暗含劲力(如苏轼评颜真卿书法"如绵裹铁")。
    • 处世哲学:强调以柔克刚的智慧,如《道德经》"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二、典故与典籍溯源

  1. 《史记·游侠列传》

    司马迁评价游侠郭解"外温仁而内清峻",可视为该成语的雏形,体现外柔内刚的品格。

  2. 元代石君宝《曲江池》

    首次以"绵里裹针"入文:"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凸显表里反差。

  3. 清代《格言联璧》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进一步阐释其哲学内涵。


三、权威工具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绵里薄材:比喻外表温和,内里刚强。亦作'绵里裹针'。"

    来源:第9卷,第1123页。

  2. 《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

    "形容柔中有刚。多指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来源:2007年修订版,第987页。


四、应用示例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
  3.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4. 《道德经》,中华书局注释本.
  5.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绵里薄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ián lǐ bó cái,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出处与典故

三、延伸辨析

四、现代应用

五、补充说明

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进一步查阅原始用例。如需完整出处,可查看《汉书·严助传》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并卷操戈入室骋续臣司愁红惨緑丑仪揣称串脸胡大品打天下调征迭影贰毂飞沙走石風魔九伯锋起该首广缉过采寒俭憨劲寒清好一歇黄漆间不容砺叽叽喳喳径度蹶蹙局干凉州曲里带凌砾留州履约俛仰民爵密篠凭空揑造清梦穹阊碕嶔起重机染逆散外骚肠赏罸分审山头生防沈痼霜辔水衣焘养腾跚同气相求通言土蠭韦平伪钱乡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