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不得了;没办法。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教我两下里难瞻顾,百般的没是处。”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头里我劝你时,抢白的我没是处;如今孩儿去了也,大风大雪里可着我赶他。”
“没是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核心含义
表示“不得了”“没办法”,形容情况难以应对或无法处理。例如元曲《蝴蝶梦》中“百般的没是处”,以及《冻苏秦》中“抢白的我没是处”,均体现人物陷入困境时的无奈。
延伸理解
部分资料补充为“不知怎样做才好”(如网络解释和国语辞典),强调面对问题时的无措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没是处》是一句常用于中国口语中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没有任何价值、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用处。
《没是处》这句成语的拆分部首为:“一”、“户”、“彳”、“广”、“心”。它的总笔画数为17。
《没是处》这句成语源自古代一篇叫做《初学记》的文章。该文章记载了一个年轻人学习而失败的故事,强调了功夫不到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用处的道理。
《没是處》(繁體字)可以用來書寫這句成語。
在古时候,词语《没是处》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没”字的古代写法为“沒”,“是”字的古代写法为“時”,“处”字的古代写法为“處”。
1. 这个计划看起来没是处,我们还是放弃吧。
2. 他没有学习的动力,什么事情都没是处。
1. 没落: 形容某个事物或人的地位或光彩不再显赫。
2. 没世不忘: 形容对人一直记忆,永不忘却。
3. 是非: 指人们对于事情是对是错的判断。
4. 有处: 表示在某个方面有可取之处。
1. 没价值
2. 没用
3. 无所作为
4. 无能为力
1. 有价值
2. 有用
3. 有作为
4. 有能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