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旅琐的意思、旅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旅琐的解释

旅居困顿。语出《易·旅》:“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王弼 注:“寄旅不得所安,而为斯贱之役,所取致灾,志穷且困。” 宋 张方平 《送客游兖海》诗:“访旧自堪宽旅琐,贤侯况似 蜀 文翁 。”《宋史·度宗纪》:“以文武官在选困於部吏,隆寒旅琐可閔,詔吏部长贰、郎官日趣銓注,小有未备,特与放行。” 清 顾炎武 《答王茂衍》:“乃荷千里赐书,勤勤恳恳,且为之谋其旅琐而助其躋陵,所谓情同金石,义薄云天,非时流之可企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旅琐”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其含义与《易经》中的旅卦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1. 出处与字面义
    “旅琐”出自《易经·旅卦》初六爻辞:“旅琐琐,斯其所取灾。”。其中“旅”指行旅、寄居在外,“琐”意为琐碎、卑微。组合起来,字面可理解为“旅途中的卑微困顿之态”。

深层解析

  1. 《易经》中的两种解释方向

    • 旅居困顿:王弼注《易》时认为,“旅琐”指旅居时不得安宁,因卑贱劳役而招致灾祸,体现“志穷且困”的状态(《易·旅》注)。
    • 行为卑微招灾:另一种解读认为,“琐琐”形容行为猥琐、斤斤计较,这种态度易引发他人反感,从而自取灾祸(如微博用户对旅卦的解析)。
  2. 古代用例中的引申义
    在宋代文献中,“旅琐”常被用于描述官员或文人漂泊时的窘境。例如:

    • 《宋史·度宗纪》提到官员“隆寒旅琐可悯”,强调其旅途艰辛;
    • 文天祥诗“江湖旅琐琐,谈命以巽入”则暗喻漂泊中的卑微处境。
  3. 哲学与处世启示
    从《易经》角度看,“旅琐”告诫人们:身处逆境时需避免目光短浅、行为猥琐,否则会加剧困境。这与现代心理学中“逆境中的积极心态”有相通之处。


“旅琐”一词融合了客观境遇(旅居困顿)与主观态度(行为卑微),既是对处境的描述,也暗含处世哲学。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侧重,但核心均指向“因卑微或困顿而招致不顺”。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旅琐

旅琐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既可以用作名词,又可以用作形容词。它的意思多指旅行中所遇到的琐事或繁杂的琐碎事务。

拆分部首和笔画:旅琐是由部首「方」和「玉」组成的,「方」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数为四,而「玉」的笔画数为五,因此旅琐的总笔画数为九。

来源:旅琐一词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在古代小说、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也经常可以见到这个词的使用。

繁体字:旅琐的繁体字为「旅瑣」。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旅琐的写法有所不同。其中「旅」的古代写法为「巿」,而琐的古代写法为「蓲」。

例句:他的旅行计划遇到了不少琐事,让他感到有些疲惫和烦恼。

组词:旅游、旅行、琐碎、琐事等。

近义词:繁杂、琐细、缠绕。

反义词:简单、顺利、畅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