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孙的意思、龙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孙的解释

(1).骏马名。 唐 李商隐 《过华清内厩门》诗:“自是明时不巡幸,至今 青海 有龙孙。”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之三:“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2).称帝王的后裔。《前汉书平话》卷下:“数内一人甚恶,却回 常山王 语:‘你甚圣主?’ 常山王 :‘寡人龙孙,怎敢无理!’”

(3).《魏书·王慧龙传》:“﹝ 王慧龙 ﹞幼聪慧, 愉 以为诸孙之龙,故名焉。”后因以“龙孙”敬称他人之孙。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子孙类》:“龙孙,称人孙曰龙孙。”

(4).笋的别称。 宋 梅尧臣 《韩持国遗洛笋》诗:“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宋 陆游 《癸亥正月十日夜梦三山竹林中笋出甚盛欣然有作》诗:“一夜四山雷雨起,满林无数长龙孙。”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气方刚,对穆穆之龙孙,列班班之鵷行。”

(5).指新竹。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待制新栽竹》:“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 宋 陆游 《夏日》诗:“将雏燕子暂离巢,过母龙孙已放梢。”

(6).泛指竹。 宋 道潜 《慧觉孜师绿筠轩》诗:“会待龙孙添夏荫,借君此地眠清风。” 宋 陆游 《夹路多修竹》诗:“桑麻有餘地,家家养龙孙。”

(7).竹的一种。生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 宋 许观 《东斋纪事·竹之异名》:“ 辰州 有一种小竹,曰龙孙竹,生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

(8).指小竹。 元 善住 《盆竹》诗:“岂知幺凤尾,元是古龙孙。”

(9).指红色的蜻蜓。《说郛》卷三一引《戊辰杂抄》:“有大龙蜕于 太湖 之湄,其鳞甲中出虫,顷刻化为蜻蜓,朱色。人取之者病疟。今人见蜻蜓朱色者谓之龙甲,又谓之龙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孙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竹笋的别称

    作为植物学名词,“龙孙”指竹根新生的嫩芽,即竹笋。古人以“龙”喻竹的盘根错节与生命力,故称初生之笋为“龙孙”。宋代诗人辛弃疾《满江红》中“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即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此义项收录于《汉语大词典》,体现自然物象的诗意化表达。

  2. 帝王后裔的喻称

    在宗法文化中,“龙”象征帝王权威,“龙孙”遂引申指皇室子孙。如《元史·顺帝纪》载“宗室龙孙,勿限年次”,强调皇族血脉的延续性。此用法凸显封建社会的血统观念,见于《汉语大词典》“帝王子孙”义项。

  3. 英才俊杰的代称

    明清文献中,“龙孙”被赋予人才隐喻。明代《霞笺记》云“状元乃天子门生,龙孙仙客”,以“龙孙”赞誉科举才俊。此引申义融合了龙的神圣性与人才崇拜思想,在《汉语大词典》中有明确释义。


权威文献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
    • 在线查阅:汉典网(www.zdic.net/hans/龙孙)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出版社,2013年
  4. 国学大师网(www.guoxuedashi.com)《汉语大词典》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龙孙”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变化。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骏马名
    指古代良马的名称。唐代李商隐在《过华清内厩门》中提及:“至今青海有龙孙”,曹唐《病马》诗中也有相关描述。

  2. 帝王后裔
    用于指代皇室或帝王的后代。如《前汉书平话》中常山王自称“寡人龙孙”,强调其尊贵身份。

  3. 竹的别称

    • 笋的别称:宋代梅尧臣、陆游等诗人以“龙孙”比喻竹笋,如“龙孙春吐一尺芽”。
    • 小竹或新竹:特指生长于山谷、细如针的竹种,也泛指竹类植物。
  4. 敬称他人之孙
    源自《魏书·王慧龙传》,因王慧龙聪慧被视为“诸孙之龙”,后演变为对他人孙辈的尊称。

  5. 红色蜻蜓
    少数文献中代指红色蜻蜓,此用法较为罕见。


文化引申
在传统文化中,“龙孙”常被赋予吉祥寓意,比喻才华出众的后代。如需更全面的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冰丝弦毕岁程糜晨暝崇阜道子达恉恩怨分明菲薇分式簠簋之风伏伺黼依隔辙雨诟诅含膏寒燠黄袍加身混茫混事货单家涂解渴饥虺紧跟妓师酒中蛇计偕簿窭短孔眼略不世出力劳柳安明刊捻头弄痴跑尖子朋戚牵肠挂肚墙垛迁雄諐仪墝塉趋时奉势入夥三转四回头设服石染石像税石説参请大山小山踏摇娘铁衣郎猬栗文房四艺问绞无机肥料五英香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