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锦绶的意思、锦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锦绶的解释

锦制的绶带。《宋史·舆服志四》:“其冕无额花者,玄衣纁裳,悉画,小白綾中单,师子锦綬,二银环。” 宋 秦观 《和王通叟琵琶》:“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麴尘昏锦綬。” 元 迺贤 《投赠赵祭酒二十韵》:“锦綬还乡乘駟马,绣衣行部去襜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锦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释:

一、基本释义

锦绶(拼音:jǐn shòu)由“锦”和“绶”组成:

  1. 锦: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云锦、蜀锦等,象征华丽与尊贵。
  2. 绶:一种丝质带子,古代用于系挂官印、玉佩或勋章,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合称“锦绶”,即锦制的绶带,常用于官员服饰或礼仪场合,彰显身份。

二、历史例证

  1. 宋代文献
    《宋史·舆服志四》记载官员服饰时提到“师子锦綬,二银环”,表明锦绶是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诗词引用
    宋代秦观在《和王通叟琵琶》中写道:“忍看麴尘昏锦綬”,以锦绶的华丽反衬离别的黯淡。

三、文化象征

锦绶不仅是实用配饰,更承载以下意义:


四、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锦绶”一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例如描述古代服饰文化或解析诗词意象。

若需更深入的文献考据,可参考《宋史·舆服志》或相关诗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锦绶的意思

《锦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锦带。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地位高贵、身份尊贵。

拆分部首和笔画

《锦绶》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金字辶部,右边是纟字纟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3。

来源

《锦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丘中有麻》中,意为鲜艳华丽的丝绸之带。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地位高贵的象征。

繁体

《锦绶》的繁体字为「錦綬」。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绶」字是由糸和受两个部分组成。糸表示丝线,而受表示带子,象征着荣耀和尊贵。而「锦」则是由金和纟两个部分组成,金表示精美,纟表示丝线。所以「锦绶」的古代写法为「鈤糺」。

例句

他身上佩戴着一条华丽的锦绶,彰显出他的身份和地位。

组词

锦绣:形容美丽瑰丽的景色。

绶带:带子,多用作装饰或束紧。

近义词

锦带、彩带、红绶。

反义词

破绶、线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