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湖 边的花草。 唐 孟郊 《送淡公》诗:“乡在 越 镜 中,分明见归心, 镜 芳步步緑, 镜水 日日深。”
“镜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解释如下:
镜芳(jìng fāng)指镜湖边的花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的《送淡公》诗句:“乡在越镜中,分明见归心,镜芳步步绿,镜水日日深。”
这里的“镜”指镜湖(位于古代越地,今浙江绍兴),而“芳”则指花草的芬芳,合称描绘镜湖畔的自然景致。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孟郊的诗作,通过“镜芳步步绿”等句,以镜湖周边的花草繁茂之景,隐喻归乡之情与自然生机。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解释(如)提到“镜芳”可形容女性对镜梳妆、展示美貌,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佐证,可能是基于“镜”与“芳”的单独含义(镜子、芬芳)衍生的引申义。
“镜芳”本义为镜湖边的花草,属古典文学意象;现代偶见引申为女性梳妆,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全唐诗》或地方志中关于镜湖的记载。
《镜芳》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镜》指的是一种用来反射光线的物体,常常用来照见自己的容貌。《芳》指的是芬芳、香气的意思。因此,《镜芳》可以理解为“美丽的容貌”或“美丽的形象”之意。
《镜芳》的拆分部首是镜和芳,镜的部首是钅,芳的部首是艹。
《镜芳》的总笔画数为20笔。镜的笔画数为17笔,芳的笔画数为3笔。
《镜芳》一词源自唐代文学家杜牧所著的名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徘徊妆阁楼,顾盼自悲辛。消疾饮我酒,我酒酒复真。入牖发清光,化为《镜芳》诗篇。”由此可见,《镜芳》在文学中用以指代美丽的容貌已有悠久的历史。
《镜芳》的繁体字为「鏡芳」。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镜芳》在古时候的写法为「鏡芳」。
他的容貌美丽动人,堪称一位《镜芳》。
- 镜片:用于反射影像的光学元件。
- 芳香:指香气扑鼻,香味宜人。
- 镜像:物体经过反射形成的像,与原物体形状相同。
- 美貌:形容人容貌漂亮。
- 秀丽:形容容貌秀美。
- 妖娆:形容容貌妖异迷人。
- 丑陋:形容容貌不美观。
- 难看:形容容貌不好看。
- 凶恶:形容容貌凶狠可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