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弃或废弃。《尹文子·大道上》:“礼乐独行,则私欲寖废;私欲寖废,则遭贤之与遭愚均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又詔:‘ 河北 诸州强壮,自三月后并赴州閲习,委知州择其强劲者,刺手背为义勇军;不愿者释之而存其籍,以备守葺城池。’於是强壮寖废。”《清史稿·兵志六》:“承平日久,将弁兵丁,咸居陆地,船敝不修,旧制寖废。”
“寖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礼乐独行,则私欲寖废;私欲寖废,则遭贤之与遭愚均矣。”
此处指礼乐制度推行后,个人私欲逐渐被摒弃。
宋代曾通过政令使地方军事训练制度“寖废”,即因政策调整而逐步荒废。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演变,可参考《汉典》等工具书。
《寖废》是一个四字动词短语,意思是衰落、颓废、逐渐荒废。它形容事物逐渐失去往日的活力、繁盛或重要性。
《寖废》的拆分部首是「寸」和「床」,它的笔画数目是17画。
《寖废》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的「寖」是一个古代的偏旁,表示渐进、逐渐。而「废」表示废弃、荒废。
《寖废》的繁体字是「寖廢」。
过去,「寖废」这个词可能以不同的汉字形式写作,如「鄞弃」或「侵废」。
1. 老祖宗曾经传承的技艺逐渐被寖废,我们必须努力保护它们。
2. 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已经寖废,他们需要进行改革才能再次蓬勃发展。
1. 废墟:废弃的建筑或城市遗址。
2. 废话:毫无意义的、多余的话。
3. 废物:没有价值或用处的物品。
颓废、衰落、没落、废弃。
发达、繁荣、兴盛、兴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