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慨的意思、节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慨的解释

犹节概。 清 戴名世 《诰封光禄大夫骠骑将军副总兵官都督同知张公墓志铭》:“ 敬川 之子,赠光禄大夫曰 曙三公 ,为诸生,有才略,多节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节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释义

“节慨”同“节概”,指人的气节与操守,常用于形容正直、坚贞的品格。例如:清戴名世在《张公墓志铭》中评价人物“有才略,多节慨”,强调其兼具才能与气节。

二、出处与用法

  1.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清代戴名世的墓志铭文体,多用于褒扬历史人物的品格。
  2. 构词特点:“节”指气节,“慨”通“概”,取“气概”之意,二字组合强调刚正不阿的精神特质。

三、注意辨析

部分资料(如)提出“节慨”是“节约”与“慷慨”的组合词,但此解释缺乏权威文献佐证,可能为现代误读。建议以“节概”同义词的传统释义为准。

四、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验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中的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节慨

节慨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节和慨。节作为部首,表示节制、节约之义;慨作为部首,表示慨叹、慷慨之义。

节慨的拆分笔画为9画。其中,节的笔画数为5画,慨的笔画数为4画。

《节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节慨中的节指的是德行,即具有节操和自律的品质;慨则表示感慨,即响应社会需求、表达情感的情绪。

在繁体字中,节慨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节慨两个字的写法略有不同。节字在古代是用「菲」代替现在的「并」,慨字在古代是用「㝵」代替现在的「豈」。

以下是一些使用节慨的例句:

1. 善良的人应该有节慨的品质。

2. 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慷慨之情。

一些与节慨意思相关的组词包括节制、节省、节俭、节约、慨叹、慨然等。

与节慨意思相近的词有慷慨、豁达、悲痛、感慨等。

与节慨意思相反的词有无节制、小气、吝啬、懒散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