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兵的意思、诘兵的详细解释
诘兵的解释
整治兵器。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但知番戍远调,足辨目前,不思蒐乘詰兵,用图久计。”参见“ 詰戎治兵 ”。
词语分解
- 诘的解释 诘 (詰) é 追问:反诘。盘诘。诘究。 谴责,问罪:诘责。诘让。诘难(刵 )。 诘 (詰) í 〔诘屈〕曲折。亦作“佶屈”。 〔诘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诘朝( (詰)乷 )〕早晨,亦指
- 兵的解释 兵 ī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
专业解析
“诘兵”是一个相对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诘”与“兵”二字的本义及古代用法来理解。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解释,其详细意思如下:
-
本义:整治兵器;稽查兵器
- 这是“诘兵”最核心的含义。“诘”在此取其“整治”、“治理”、“究办”、“查究”之意(《汉语大词典》:诘,有“整治”、“究办”义)。《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诘,问也。引申为整治之义。”
- “兵”指兵器、武器(《汉语大词典》:兵,兵器)。
- 因此,“诘兵”字面意思即指整治、查验兵器,使其完备可用。这通常发生在战前准备或日常军事管理中。例如,《周礼·夏官·司兵》中虽未直接出现“诘兵”一词,但记载了“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的职责,包含了稽查、管理兵器的内容,可视为相关概念的体现。
-
引申义:整顿军备;治理军事
- 由整治兵器引申开来,“诘兵”有时也泛指整顿军备、治理军事事务。“兵”在此可引申为军队、军事(《汉语大词典》:兵,军队;军事)。
- “诘”的“整治”、“治理”义在此语境下依然适用。这个含义强调了为战争或国防所做的准备工作,范围比单纯整治兵器更广。
-
现代用法
- “诘兵”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古语词。理解其含义主要依赖古代文献和辞书解释。
“诘兵”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整治、查验兵器,引申义为整顿军备、治理军事。它反映了古代对武器装备管理和战备工作的重视。
引用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对“诘”、“兵”各义项的权威解释。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诘”、“兵”古义的详细阐释。
- 《说文解字》(许慎著,段玉裁注):对“诘”字本义及引申义的说明。
- 《周礼》:反映古代兵器管理制度的典籍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诘兵”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综合搜索结果可作如下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
“诘”意为整治、整顿,“兵”指兵器或军队。因此,“诘兵”可直译为整治兵器或整顿军备。例如明代唐顺之在奏疏中提到“不思蒐乘詰兵,用图久计”,即强调需重视军备整饬以作长远谋划。
-
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如)提到“诘兵”可引申为对军队的严厉批评或质疑,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较为罕见,可能属于现代对成语的扩展解读。
二、用法与示例
- 古籍用例:明代文献中多用于军事策略讨论,如“詰戎治兵”(整顿军务、训练士兵)的关联表达。
- 现代应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若需表达类似含义,更常见“整军经武”“厉兵秣马”等成语。
三、总结
“诘兵”的核心含义是整治兵器或军备,属于历史语境下的军事术语。若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文献(如明代奏疏)明确其语境,避免与现代引申义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俺家抱树徧见布帷朝众春秋笔存殁镫仗迭办弟妇踧蹐断丝蜂劳蝶嚷风月主纷庞偾事付畀肤公宫漏勾芡贯洞光晕禾谷胡本呼謈诲示煇鑴虎皮羊质絸缆箭子郊籍接绝捐馆舍卷舌元音口苦冷寂鍊句露形毛尾明摆着幕宾迫切奇彩清姝琴台茕弱乞乡郡雀雉化日不移晷软耳骚坛审实石碑丕识履四百州私卖台衔桃腮柳眼巫音潇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