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殿的意思、稽殿的详细解释
稽殿的解释
谓执行法令不及时,办事拖拉。《周礼·秋官·朝大夫》“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则诛其朝大夫” 汉 郑玄 注:“不及,谓有稽殿之。” 孙诒让 正义:“谓阻遏法令,后期,事不辨者也。”
词语分解
- 稽的解释 稽 ī 停留:稽留。稽滞。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计较:反唇相稽。 至。 姓。 稽 ǐ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 殿的解释 殿 à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殿。宝殿。金銮殿。殿堂。殿阁。殿上虎(喻敢谏之臣)。殿试。 〔殿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在最后:殿后。殿军。 笔画数:; 部首:殳
网络扩展解释
“稽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执行法令不及时、办事拖拉,常见于行政或法律文书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稽:指拖延、延迟,如“稽留”“稽延”均含滞留、耽搁之意。
- 殿:此处取“后期”或“滞后”之义,指事务处理滞后于规定时间。
2.文献依据
-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秋官·朝大夫》,汉代郑玄注解为“不及,谓有稽殿之”,即官员未能及时完成政务()。
- 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进一步阐释:“阻遏法令,后期,事不辨者也”,强调拖延导致政令受阻、事务未妥善处理()。
3.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官员行政效率低下,如《周礼》中提到“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则诛其朝大夫”,说明古代对稽殿行为有严厉问责机制()。
4.延伸理解
- 该词反映了古代对行政效率的重视,强调法令执行的时效性。现代可类比为“行政不作为”或“办事拖沓”现象。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语境分析,可参考《周礼》及汉、清两代注疏(来源:、2、5、6)。
网络扩展解释二
《稽殿》的意思
《稽殿》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考察、审核"。这个词通常用于指官员或者上层领导对下属工作的考核和检查。
拆分部首和笔画
《稽殿》这个词的部首是禾,笔画数分别为9画和8画。
词源和来源
《稽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句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稽殿言后于齐,修省在夏。"这句话意指君主或者上级领导要考察和审核下属的工作才能确保国家或家族的繁荣。
繁体写法
《稽殿》的繁体写法为「稽殿」。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时候《稽殿》这个词的写法为「稽⻏」,其中「稽」是指考察和审核,「⻏」是指一种类似于宫殿的建筑。
例句
1. 领导今天要来稽殿我们的工作情况。
2. 我们每月都要进行稽殿,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组词
稽查、殿堂、殿试、考稽等。
近义词
考察、审核、检查。
反义词
信任、放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