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交午的意思、交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交午的解释

(1) [noon]∶到中午

天将交午

日已交午

(2) [web]∶纵横交错

详细解释

(1).纵横交错。《穀梁传·昭公十九年》“羈贯成童” 晋 范宁 注:“羈贯,谓交午剪髮以为饰。” 唐 段成式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诗之一:“良人为渍木瓜粉,遮却红腮交午痕。”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高俊入冥》:“二径交午,不知所适。”

(2).即华表。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程雅 问曰:‘ 尧 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橰,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諫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秦 乃除之, 汉 始復修焉。今 西京 谓之交午也。’”按,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尧诽谤木》作“交午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交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语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纵横交错

指线条、纹路或物体交叉贯穿的状态,尤指垂直与水平方向的交织。

例证:

《周礼·秋官》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指绳索编织时经纬相交的形态。

《汉语大词典》释为“纵横交错”,如“树影交午于庭前”(树木枝影在庭院地面交错投射)。

二、特指正午时分

因古代圭表测影时,日影与标尺呈垂直相交状,故以“交午”代指午时(中午11时至1时)。

例证:

《类篇·午部》:“午,日中也。”宋代《东京梦华录》载“每日交午,市井炊烟四起”,描述正午市集景象。

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午”为阴阳交汇之时,引申为时间节点。


词源考据:

“午”在甲骨文中象形为舂米杵,后引申表“纵横相交”与“地支第七位”。汉代以“交午”强化交叉意象(如《淮南子》注“纵横为午”),后因天文观测中“日中立竿,影正交于下”的现象,衍生出时间义。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汉)撰, 段玉裁(清)注.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 2013.
  3. 孟元老(宋). 《东京梦华录》卷三[M]. 中华书局, 1962.
  4.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商务印书馆,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交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纵横交错

指事物交叉、错杂的形态。该义项在文献中较为常见:

2.华表(古代建筑构件)

指古代立于道路或宫门旁的立柱,用于纳谏或标识方位: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资料(如、4)提到“交午”有“到中午”的引申义,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见明确例证,可能为现代扩展或误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等权威辞书,核实古义与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悖畔北燕碧月百色市菜鸟草茵禅祖乘凌大不韪道徽道衷东钱烦褥发鬈飞奏告贷惯技国有制骇殚后虞花机皇休悔其少作佳传驾鸿脚窝籍马金络索进勋九夫快行壸则狼扈连烽列陈里耳零陵香溜鈎子鹿床鹭序鹓行闵悼木剑衲锦乾相思棋声渠黄肉酱慴栗首付四川大学四输踢躂俶傥望前亡情为尔献土校覆下射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