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赖以得益。《新唐书·冯宿传》:“ 涪水 数坏民庐舍, 宿 脩利防庸,一方便赖。”
"便赖"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差异较大的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一、现代成语解释() 基本含义:指做事马虎应付、推卸责任的态度。由"便"(随便)和"赖"(推诿)组成复合词,常用于批评消极的工作态度,如"处理公务不可便赖行事"。
二、古汉语用法() 指依靠某种条件获得利益,出自《新唐书·冯宿传》:"涪水数坏民庐舍,宿脩利防庸,一方便赖",意为冯宿通过修建水利工程使当地百姓得以受益。此用法多见于唐代文献。
三、现代特殊语境 部分网络资料()出现儿童节祝福语中的双关用法:"一觉醒来随便赖床",此处借"便赖"谐音表达慵懒状态,属于非标准化的创意表达。
建议在正式写作中优先采用第一、二种释义,具体含义需结合文献年代及上下文判断。如需验证原始出处,可查阅《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相关篇章。
便赖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其意思也有所不同。
作为动词时,便赖的意思是不理睬、不顾、不理会等。例如:他对我说的话完全便赖了。作为名词时,便赖的意思是借口、藉口。例如:他找了很多便赖,却没有解释清楚。
便赖的部首是人字旁("ㄙ")和贝字旁("贝"),共有13个笔画("ㄙ"的4画和"贝"的9画)。
便赖最早出现在《尔雅》一书中,古代的写法是“便㧓”。后来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将“㧓”字简化成了“赖”字。
便赖的繁体字是「便賴」。
在古时候,便赖的写法是「便崍」。
1. 他对我的问题完全便赖了。
2. 她一直便赖不肯坐下来谈谈。
衍生词:便赖不清、便赖推托、便赖推却。
近义词:推诿、搪塞、托词。
反义词:真心、诚实、坦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