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矫厉的意思、矫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矫厉的解释

(1).矫情厉色。假装严厉。《逸周书·官人》:“矫厉以为勇,内恐外夸,亟称其説,以诈临人。” 朱右曾 校释:“矫厉,矫情厉色也。”

(2).造作勉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3).勉力磨练。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矫厉才智,竞逐纵横。”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荐杨诚斋》:“若朝廷之亦得如此三数辈,可以逆折奸萌,矫厉具臣,为益非浅。”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其才之与学,虽已薄陋,而其矫厉自直之气,差欲不后於古人。”

(4).高昂激越。《文选·成公绥<啸赋>》:“时幽散而将絶,中矫厉而慨慷。” 李善 注:“矫,举也。” 吕向 注:“厉,高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矫厉”是一个多义古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层释义:

  1. 假装严厉
    指故意表现出严肃强硬的态度,并非出自本心。如《逸周书·官人》提到“矫厉以为勇”,朱右曾注释为“矫情厉色”。

  2. 造作勉强
    形容刻意违背本性或强行改变自然状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中“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即强调本性无法通过刻意造作改变。

  3. 勉力磨练
    指通过努力修炼提升能力或品格。三国阮籍《达庄论》有“矫厉才智”,宋代周密著作中也提及通过矫厉“逆折奸萌”。

  4. 高昂激越
    形容声音或气势高亢激烈,此义项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描述特定情境。


典型例句

注意: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常用,多出现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矫厉》的意思

《矫厉》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改正、纠正错误或缺点,使之变得刚劲有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矫厉》由石部和米部组成。

石部拆分:矢(3画)+ 矢(3画)

米部拆分:糸(6画)+ 匕(2画)+ 立(5画)

来源和繁体

《矫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其繁体字形为「矯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矫厉》的写法稍有不同,石部的矢字旁是「矢(3画)+ 工(3画)」,而糸部的字旁是「糸(6画)+ 匕(2画)+ 立(5画)」。

例句

1. 他经过不断的努力和锻炼,终于矫厉了自己的身体素质。

2. 这位领导,以其严苛的要求矫厉了部门的作风。

3. 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刻,人民需要一位能矫厉风气、振奋民心的领导者。

组词

组词:矫正、矫饰、矫情、矫严、矫健

近义词

近义词:改正、纠正、批判、改良

反义词

反义词:顺从、迁就、宽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