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浇裹的意思、浇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浇裹的解释

(1).旧时称日常开支。浇,指饮食;裹,指衣服。《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你女婿……虽説得过几个差使,无奈省里花费大,所领的薪水,连浇裹还不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你夫人虽是没了,这过日子浇裹,还是一文不能省的。” 茅盾 《微波》:“没来由搬到 上海 来,全家挤在鸽子笼似的三四间屋里,倒出了好大的租钱。菜也贵,每月的浇裹比在乡下时大了几倍。”

(2).方言。犹整治,处理。《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再要讲到烧燄儿,遍地都是。山上乾树枝子,地下的乾草,芦苇叶子,高粱岔子,那不是烧的?不过亲家你们这大户人家没这么作惯,再説也浇裹不了这些东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浇裹"是一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汉语词汇,主要通行于吴语区(如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及周边地区),其核心含义指日常生活所需的开销、花费,尤指维持基本生计所需的各项费用总和。

  1. 词义解析与核心含义:

    • 浇:原意指灌溉、淋洒,引申为日常的饮食、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消耗性支出。可以理解为“吃用开销”。
    • 裹:原意指包裹、缠绕,引申为衣物穿着、被服寝具等与穿戴铺盖相关的费用。可以理解为“穿用开销”。
    • 浇裹:二字结合,构成一个联合式复合词,泛指维持日常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全部开销或费用。它强调的是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基本成本,涵盖了吃、穿、用等日常必需品的花费。其含义接近于普通话中的“生活费”、“开销”、“用度”或更口语化的“嚼裹儿”(在北方方言中也有类似说法,但“浇裹”特指吴语)。
  2. 方言属性与使用范围:

    • “浇裹”是一个典型的吴语词汇。它在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等吴语方言中常用。虽然其含义在吴语区内部高度一致,但在普通话中并不常用,属于方言词。
    • 该词在近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描写江南地区生活的作品里时有出现,反映了其地域特性。例如,在韩邦庆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中就能找到用例。
  3. 古今用法与现代语境:

    • 传统/历史用法:在过去,尤其是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期,“浇裹”一词更侧重于强调维持基本生存(温饱)所需的、必需的最低限度开销。它常与“挣”、“做”、“赚”等动词搭配,表示挣取生活费用(如“赚点浇裹铜钿”)。
    • 现代用法:在现代吴语区(特别是上海话)中,“浇裹”仍然使用,但其涵盖范围可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略有扩展,泛指一般的生活开销、家庭日常支出。虽然核心仍是基本生活所需,但可能不局限于最低生存线,包含了更宽泛的日常消费。其使用频率可能较过去有所降低,更常被“开销”、“生活费”、“日常用度”等词部分替代,但在特定语境下(如谈论家庭经济负担、精打细算时)仍很常用。
  4. 例句示例:

    • “搿个月屋里向格浇裹蛮结棍,要省点用。”(这个月家里的开销很大,要节省点用。) - 体现了现代泛指生活开销的用法。
    • “伊拉爷一份工资要养活一家人,负担全家格浇裹。”(他父亲一份工资要养活一家人,负担全家的生活费用。) - 强调维持生计的基本开销。
    • “做点小生意,赚眼浇裹铜钿。”(做点小生意,赚些生活费。) - 体现挣取生活费用的搭配。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浇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日常开支
    “浇”指饮食,“裹”指衣服,合称泛指日常生活的基本开销。该用法多见于旧时文献,尤其在清代小说中常见。例如:

    • 《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提到“薪水连浇裹还不够”,说明收入难以覆盖日常花费。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强调“过日子浇裹一文不能省”,突显生活必需开支的刚性。
  2. 方言中的引申义
    在部分方言中,“浇裹”可表示“整治”或“处理”事物。如《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提到“浇裹不了这些东西”,指无法妥善处理或消耗资源。

二、使用特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官场现形记》《三侠五义》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碧楮册立昌熟冲腾抽筋戳心灌髓触瓶醋酸当匈定策对口径丰嫮奋翼纷员抚临甘旨肥浓革包狗刮头钩缘子汗夾和恕红男緑女火禁假延跏坐激箭就此卡癶裆彄环陵道六藏琉璃灯赂结马夹迷倦鸣琴莫辨楮叶墨衣耐劳溺沈佩印鹏鸟遣暑起赛蹂剔三十六行奢摩它沈虎守义衰贱树国宿胥探捡田字草屯弁骫丽乌白马角献花消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