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鐍的意思、缄鐍的详细解释
缄鐍的解释
谓以锁固封。《新唐书·崔祐甫传》:“ 朱泚 乱, 祐甫 妻 王 陷贼中, 泚 尝与 祐甫 同列,遗以繒帛菽粟,受而缄鐍之,帝还京,具封以献,士君子益重其家法云。” 清 邓显鹤 《湖南靖州训导毛府君墓志铭》:“教諭君遗书满篋,缄鐍甚固,每一开读,流涕被面。”
词语分解
- 缄的解释 缄 (緘) ā 捆东西的绳索。 书信:缄素。缄扎。 封,闭:缄口。缄制(封锁)。缄封。缄密。缄默。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鐍的解释 鐍 é 箱子上安锁的环形钮。 锁:“(左)震怒,破鐍入,取巫斩廷下。” 锁闭。 喻枢要。 戳伤。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缄鐍”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构字法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构字解析
- 缄(jiān):本义为捆扎器物的绳索,引申为封闭、闭藏。《说文解字》注“缄,束箧也”,指用绳封存箱匣。
- 鐍(jué):原指箱匣上的环状锁扣,后泛指锁闭装置。《康熙字典》引《广韵》释为“鐍,箱鐍也”,强调其封闭功能。
二、文献用例
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多指双重封闭状态,例如:
- 《汉书·外戚传》载“使中黄门缄鐍禁中”,描述宫廷物品的严密封存。
- 宋代《太平御览》引《三辅决录》称“缄鐍秘府”,喻指重要文书的封存管理。
三、现代释义
当代《汉语大词典》综合定义为:“以绳索捆扎并加锁封闭,引申为严密保管或保守秘密”,多用于形容对重要事物的保护。
(参考资料:1.《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版;2.《康熙字典》影印本;3.《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缄鐍”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词义:指用锁或绳索封固某物,强调封闭的严密性。可作动词(锁闭、封存)或名词(锁具、枢要)使用。
- 构词解析:
- 缄(jiān):本义为捆束器物的绳索,引申为封闭、封口,如“缄默”“封缄”。
- 鐍(jué):指箱匣上的锁钮或锁闭动作,如“破鐍而入”。
二、详细释义与用法
-
动词用法:
表示以锁或绳封存重要物品。
例句:
- 《新唐书·崔祐甫传》中描述朱泚之乱时,崔祐甫妻将遗物“缄鐍甚固”,乱后封存上交。
- 清代墓志铭提到书籍“缄鐍甚固”,强调密封保存。
-
名词用法:
- 指锁具或封存工具(如箱锁、绳索)。
- 引申为“枢要”,比喻关键或机密。
三、补充信息
- 古籍关联: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文书、遗物等需要严密保管的场景。
- 现代使用:该词已较少使用,多见于文言文或特定学术研究领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或扩展义项,可参考《说文解字》及《庄子·胠箧》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半头晌禀白搭客胆小鬼抵欺董仲舒断计堕倪防夫泛涉飞翼锋戈风靡一时更傜国军恒宪贺厦回告昏星较场嘉贽接武疾忌精赤金光灿烂九大行星九带角抵聚米为山军竈哙伍老人星率由帽笼狞厉农士扑明牵物引类桥路劝奬衢鼓蕊黄三四五上马山水韵神惠身架神像试厨四放寺署素珠摊软天球仪偷人鲜朗掀天哮呼霞想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