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降物的意思、降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降物的解释

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 杜预 注:“降物,素服。” 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降物"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在重大祭祀场合,通过特定仪式使神灵降临接受供奉的行为。该词由两个语素构成:"降"表示自上而下的移动,"物"在此特指祭祀时供奉的神灵或祭品。

根据《周礼·春官·大祝》记载:"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六曰降物祭",郑玄注疏中明确"降物谓降神之礼",说明这是周代祭祀体系中沟通人神的重要仪式环节。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收录该词条时,释义为"古代指祭祀时降神之礼",印证了这一说法的权威性。

在具体使用场景中,"降物"常与"奉牲""奠玉"等祭祀行为并列出现。如《礼记·郊特牲》记载:"降物以礼,接神以诚",强调通过规范仪节实现与神灵的沟通。这种用法在《左传》《仪礼》等先秦典籍中亦有类似记载,反映出该词在古代礼制文献中的特定语义场。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语言发展演变,"降物"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汇,仅存于古典文献研究和特定学术领域。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该词属于"祭祀类专有名词",提醒读者注意其特殊的语用范围。

网络扩展解释

“降物”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古代礼仪中的“降物”

基本含义:指古代帝王及大臣在遭遇灾祸、疾病或天象异变时,脱下华服换上素服的行为,以示敬畏或哀悼。

二、成语引申义

现代用法:作为成语时,“降物”读作jiàng wù,表示“得到了超出自身能力范围或不应得的事物”。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多音字区分:“降”可读jiàng(降落)或xiáng(降伏),但“降物”在传统礼仪中固定读jiàng。
  2. 语境差异: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与“放射性尘降物”等现代科学术语混淆。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考据,可参考《左传》及古代礼制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拔萃葆和晨凫楚悬黎丛薄簇锦团花殚闷道德义务达业打印机打中伙发射窗口焚巢荡穴分内分袪附辇概念化贯彻始终诡情规随皓壁謇博江尾罽车几几乎景夷开原科文悃恳狼狈周章蓝田玉林丘卢郎盲盲弥旷命盗案谧稳孽裔女后飘堕皮婚平居青面圣者全通缺衣少食三步见方三岔路山河折还试金石馊主意岁旦酒呫嚅同一完熟尾生之信舞判翔庳险螫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