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浊不清。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黄河 虽混浑,不可以方沼沚之清澄。” 汪立波 《“豹子”连长》:“ 冯连长 望着眼前混浑的黄水,气忿的说:‘它到底赶到咱们前边了。’”
“混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ùn hún,其核心含义为浑浊不清,主要用于描述液体或环境的模糊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法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抱朴子》等文献来源。
混浑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事物杂乱、不纯粹、没有清晰界限的状态。
混浑的拆分部首是氵(水)和军(冂)。
混浑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混浑是由“混”和“浑”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混”表示事物交杂、杂乱无序,而“浑”表示事物不纯、没有明确的轮廓。
混浑的繁体字为「渾渾」。
古时候,混浑的写法有时会将其组成的两个字「混」和「浑」分开写成「混渾」,但整体意思与现代的混浑相同。
1. 这个地方充斥着混浑的声音,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2. 这幅画的颜色混浑得让人看不清楚画面主题。
1. 混乱:表示事物无序、杂乱。
2. 混杂:表示事物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清楚。
3. 混淆:表示事物被搅乱、模糊不清。
1. 杂乱:表示事物没有秩序、杂糅在一起。
2. 不纯:表示事物有掺杂、不纯粹的成分。
3. 混杂:与混浑意思相似,表示事物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清楚。
1. 清晰:与混浑正好相反,表示事物明确、清晰。
2. 纯粹:与混浑为反义词,表示事物完全不掺杂杂质。
3. 整齐:表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