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葫芦的意思、葫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葫芦的解释

(1) [bottle gourd]

(2)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

(3) 该蔓草之果实

(4)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

(5) [bottle gourd peel]∶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

(6) [block;block and tackle;tackle]∶滑车的俗称

(7) [calabash]∶由葫芦壳做的器具(如瓶、壶)

取一葫芦。——宋· 欧阳修《归田录》

(8) [muddled]∶糊涂,宋元时有“葫芦提”俗语,意即糊里糊涂;葫芦庙,《红楼梦》里虚拟的庙名。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

详细解释

(1).植物名。也称壶芦、匏瓜。果实像重迭的两个圆球,嫩时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於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 刘本道 ﹞就船中取一个盛酒的葫芦上岸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静宁州道士》:“ 陕西 静寧州 一道士,卖药於市,手持小葫芦。”

(2).同“ 胡卢 ”。笑;嗤笑。 清 谈迁 《国榷》卷一三五:“后史氏饰美,不为有识者所葫芦乎!” 郭沫若 《蜩螗集·颂苏联红军》:“﹝纳粹的将军们﹞唱着 拿破仑 时代的 俄国 民歌幽默地令人葫芦:‘已经有了全 欧洲 ,为甚么要到 俄罗斯 来吃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葫芦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字形与音义

“葫芦”为汉语双音节词,字形由“葫”与“芦”组合而成。《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其读音为“hú lu”(轻声),属草本植物名称,亦可指其果实。

二、植物属性

  1. 科属特征:葫芦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攀援草本植物,茎蔓生,叶片心形,花呈白色,雌雄同株。果实因品种差异呈哑铃形、球形或长条状,幼果可食用,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容器或工艺品原料。
  2. 栽培历史: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葫芦原产旧大陆热带地区,中国栽培史超七千年,兼具食用、药用及日用价值。

三、文化象征与语言应用

  1. 吉祥寓意:民俗中,葫芦谐音“福禄”,象征富贵平安,常见于传统绘画、建筑装饰。道教文化视其为法器,如“八仙”中铁拐李所持宝葫芦。
  2. 成语俗语:衍生出“葫芦依样”(模仿)、“闷葫芦”(沉默寡言)、“葫芦里卖什么药”(隐藏意图)等表达,体现语言生动性。

四、文献记载

《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之句,其中“壶”通“瓠”,即葫芦类植物,印证其早期应用。

五、实用功能

传统工艺将成熟葫芦加工为水瓢、酒器、乐器(如葫芦丝);现代亦用于制作文玩摆件,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注:本文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植物志》及民俗研究文献释义,综合植物学、语言学、文化学多维度解析“葫芦”词义。)

网络扩展解释

“葫芦”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葫芦”指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藤本植物(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其果实形状多样,通常中间细、两端膨大,成熟后果皮木质化。汉语拼音为hú lú,古代又称“瓠”“匏”“壶”等。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特征

    • 茎蔓生,有卷须和软黏毛;叶呈心脏形;花白色,雌雄同株;果实形态包括杆状、勺状、壶状等。
    • 原产印度,中国广泛栽培,适应温暖环境,幼苗不耐寒。
  2. 实用价值

    • 食用:嫩果可作蔬菜;药用:干燥果壳可利尿消肿。
    • 工艺用途:成熟果实可制容器、工艺品或供观赏。

三、文化寓意与成语

  1. 象征意义

    • 福禄:因谐音“福禄”,象征吉祥、财富。
    • 健康与多子:外形似人体脊柱,寓意健康;种子繁多象征子孙兴旺。
  2. 成语与俗语

    • 依葫芦画瓢:比喻机械模仿,如《归田录》中卖油翁以葫芦演示技艺。
    • 葫芦提:宋元俗语,表示“糊里糊涂”。

四、历史与文学记载


如需更全面的植物学或文化研究,可参考权威词典(如、2)或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戢百无禁忌笔次毕门参圣长鬣澄碧此次慈亲寸步难行单人舞东笼断敌扼据发窘風蛤丰剑拂云箒干法赫日化涂皎澈惊春精悍短小警迹人锦心绣腹锦茵疾甚急行军科降可心灵兔里行楼桑骆马麻达马虎訬訬弥度甯戚女乐起合嶔崎磊落绮衣权策鋭师豕韦手背霜竿熟皮死直索卢汤瓶天聪歪斜未可文阵小壶谢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