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蝴蝶的意思、蝴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蝴蝶的解释

[butterfly]。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

详细解释

亦作“ 蝴蜨 ”。昆虫名。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腹瘦长。吸花蜜。种类繁多。也称蛱蝶。 唐 韩偓 《士林纪实》:“ 谢 蝴蝶佳句云:‘狂随柳絮有时见,飞入梨花无处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蛱蝶》:“蝶美於鬚,蛾美於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鬚为胡也。” 明 吕潜 《上谷感怀》诗:“麒麟卧宿三川草,蝴蜨惊回八渡沟。” 清 孙枝蔚 《上巳日登见山楼》诗之三:“蜜蜂与蝴蝶,争向花圃出。” 冰心 《最后的安息》:“野花上的蝴蝶,栩栩的飞过她的头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蝴蝶是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又称蝶亚目)的统称,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其名称在汉语中早期也写作“胡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特征

  1. 形态结构
    成虫头部有1对锤状触角、2只单眼和1对复眼,口器为虹吸式,可伸长吸食花蜜;胸部具3对足和2对宽大膜质翅,翅展5-260毫米,体表覆盖彩色鳞片,静止时翅膀竖立于背部。

  2. 生命周期
    经历卵、幼虫(毛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寿命约1个月,成虫期仅2周。

二、生态习性

三、分布与种类

全球约1.4万种,主要分布于美洲(尤其亚马逊河流域),中国记录约1200种。因其鲜艳色彩被誉为“会飞的花朵”。

四、词源与文化

英文名“butterfly”源自古英语“buterfleoge”,传说因蝴蝶喜食奶油(butter)得名。汉语中“蝴蝶”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韩偓《士林纪实》。

(如需完整分类或具体物种信息,可参考搜狗百科或汉典的详细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蝴蝶》意思及来源

《蝴蝶》(hú dié)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指代一种昆虫,通常用来形容色彩艳丽、翩翩飞舞的蝴蝶。蝴蝶是昆虫纲鳞翅目的一种,翅膀有彩色鳞片,能自由飞翔。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蝴蝶的外形和行为。

《蝴蝶》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蝴蝶》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虫(chóng)和贝(bèi)两个部首组成。虫部表明这个词与昆虫相关,而贝部则起到了辅助解释的作用。总共有13个笔画。其中,“虫”部有6个笔画,而“贝”部有7个笔画。

《蝴蝶》的繁体写法

《蝴蝶》的繁体写法是「蝴蝶」。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在港澳台地区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蝴蝶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据古籍记载,古代常将蝴蝶写作「胡芘」或「胡蚥」,但在现今的汉字表中已经没有这些写法了。

《蝴蝶》的例句

1. 春天来了,花园里飞舞着许多蝴蝶。

2. 我经常在公园里看到五颜六色的蝴蝶。

《蝴蝶》的组词

1. 蝴蝶结:形容状如蝴蝶翅膀的装饰品。

2. 蝴蝶舞:形容蝴蝶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蝴蝶》的近义词

1. 蝶:也指蝴蝶这类昆虫。

2. 胡蜂:虽然属于不同的昆虫类群,但也有飞行的特点。

《蝴蝶》的反义词

1. 蜘蛛:形态与蝴蝶相反,通常呆在网上等待捕食。

2. 地虫:也称蠕虫,一种没有翅膀的昆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