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本草纲目的意思、本草纲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本草纲目的解释

[Pen-ts’ao Kan-mu;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中国药物学名著,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所著,共52卷,约190万字,收药物1892种,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增补,同时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一万多种,附药物图1100多幅。于1606年传入日本,并译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国文字,受到世界药物学、植物学者重视

详细解释

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明代李时珍撰成于1578年。共五十二卷。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一千零九十四种,其余为矿物和其他药。书中附有药物图一千一百零九幅,方剂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海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纂的一部药物学集大成之作,书名释义如下:

一、书名解析

  1. "本"

    指植物根茎,引申为事物的根源或基础。在书名中强调以药物本源为研究对象。

  2. "草"

    泛指草本植物,代指药物主体(古代药物70%源于植物)。

  3. "纲目"

    采用"以纲挈目"的编纂体例:全书分16部为纲,60类为目;每种药物下设8个细分条目(如释名、集解、气味等)为二级纲目。该体例开创了系统化药物分类先河。

二、核心内容构成

  1. 药物体系

    收录药物1892种(新增374种),涵盖植物1195种、动物340种、矿物357种。如"黄连"条目包含药材鉴别、炮制方法及27则附方。

  2. 分类创新

    突破传统三品分类,按自然属性建立层级体系:

    • 矿物:分金、玉、石、卤四部
    • 植物:按生长环境分草、谷、菜、果、木五部
    • 动物:由低等到高等分虫、鳞、介、禽、兽、人六部
  3. 文献价值

    引用前代典籍853种,包含《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等佚书内容,保存了大量古代医药文献。

三、学术影响

  1. 药物学标准

    确立"释名→集解→辨疑→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的标准化药物描述范式。

  2. 博物学贡献

    记载铅粉制取、樟脑蒸馏等化学工艺,记录鼯鼠滑翔、啄木鸟解剖等生物观察,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

  3. 版本流传

    1603年金陵胡承龙初刻本(现存8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现存明清刻本72种,译介至日、英、法、德等20余国。

引用说明:本文释义依据《辞海》(第七版)医药分册"本草纲目"词条、《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科学出版社)对文献体系的考据,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主编《本草纲目研究集成》的分类学分析。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网络链接,相关学术资源可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检索(需实名注册)。

网络扩展解释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撰的一部药物学与博物学巨著,其名称中的“纲目”指分类体例(大纲与细目结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1. 作者与成书背景
    由李时珍历时近27年(1552-1578年)完成,三易其稿。他通过实地考察和整理历代医籍,系统总结了16世纪前中国药物学成就,并新增374种药物。

  2. 内容结构与规模

    • 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分16部62类,收录药物1,892种(含植物药1,094种)。
    • 附药物插图1,109幅,收录古代及民间方剂11,096首。
    • 采用“目随纲举”分类法,以总纲统摄细目,便于系统检索。
  3. 学术贡献与影响
    该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领域。1606年传入日本,后被译为拉丁、英、法、德、俄等多国文字,推动世界药学发展。

  4. 名称含义解析
    “本草”代指传统药物(以植物为主),“纲目”体现分类逻辑:总纲(如矿物、植物类别)下分细目(具体药物),形成科学体系。

别人正在浏览...

百无一成半殖民地弁裳才卿充闾之庆登路的系东交民巷蠹化放眉繁文封四服鍊伏箱共允函夏后汉书薉薉惠黠驾犁骄僭解怒谨风金牌极赏击瑕记臆老八路利唇吻丽迹丽锦澧澧灵镜龙跃凤鸣録録埋伏貌定迷晦杷杆船派索朋饮嶈嶈迁种青玉牒穷槁戎禁三晡丧心申定身手霜枝四难速檀体贴入微秃落顽忽婉然武断校脩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