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渚的意思、北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渚的解释

北面的水涯。《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騖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 注:“渚,水涯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 南朝 梁 江淹 《王徵君养疾》诗:“北渚有帝子,荡瀁不可期。” 宋 陆游 《北渚》诗:“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北渚"是汉语古典文学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地理意象,其含义可从字义、文献用例及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单字释义

    • 北:方位词,指方向,《说文解字》释为「乖也,从二人相背」,引申为北方。
    • 渚:《尔雅·释水》载「小洲曰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王力《古汉语字典》进一步注解为「水中小块陆地,常位于江河交汇处」。
  2. 合成词义

    北渚即「北面的水中小洲」,特指河流北侧的洲渚地形,常见于描述河网密布的自然景观。

二、文献典源与文学意象

  1. 《楚辞》经典用例

    最早见于屈原《九歌·湘夫人》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渚,水涯也。言尧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反,没于湘水之渚,因为湘夫人。」 此处「北渚」被赋予神话色彩,成为湘水女神降临之地。

  2. 地理实指与象征意义

    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考证:「湘水至洞庭西北会江,其北岸即岳阳巴陵地,所谓北渚也。」 在文学传统中,该意象逐渐演变为:

    • 空间符号:标志水域北侧的特定地点
    • 情感载体:寄托怀人思归之情(如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中的北望意象)
    • 仙境隐喻:道教文学中象征北方玄冥之境(如《云笈七签》载「北渚沧浪,玄津泛舟」)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定义:「① 北面的水中小块陆地;② 特指《楚辞》所载湘水北岸之地,后为诗词常用典故」,强调其双重复合含义。

  2. 《辞源》(修订本)

    引《湘夫人》用例并释:「渚在湘水北,传说为湘君约会湘夫人处」,突出文学原型意义。

四、文化影响

该词经《楚辞》经典化后,成为后世诗词高频意象:

其文化内核凝结了南方水系地理特征、楚地祭祀传统与文人羁旅情怀,堪称中国水域文学的地理坐标。


参考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4.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6.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北渚”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文学和地理双重含义,其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北渚(拼音:běi zhǔ)指北面的水涯或水边小块陆地。这一解释在《楚辞》《南都赋》等古籍中多次出现,如《楚辞·九歌·湘君》提到“夕弭节兮北渚”,王逸注“渚,水涯也”。


二、文学与文化背景

  1. 神话意象
    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将“北渚”与舜的两位夫人娥皇、女英的神话关联,象征神仙降临之地,赋予其神秘色彩。
  2. 诗词意象
    历代诗人常以“北渚”入诗,营造萧瑟或悠远的意境。例如:
    • 陆游《北渚》:“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 张衡《南都赋》:“乱北渚兮揭南涯”。

三、地理指向

部分文献将“北渚”视为具体地名:


四、总结

“北渚”既可泛指水北高地,又承载了神话与文学双重意象,常见于描绘自然景观或抒发怀古之情。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白腻悖妄不错眼不豫常备军瞠乎后矣赤焮舛驳出没不常聪明睿知大蔟多花访亲高材共生闺秀鼓筴寒釭浩闹回煖蹇剥谏沮骄霸惊黩经脉经説警颖鸡犬不宁讥谭空逈櫑子梁阴尥蹶子麟德殿陵逼笼中之鸟鸾采默符木瓜朋酒披星戴月气息奄奄让职惹发鞣酸入献三干丧娶史馆饰诡恕贷説解肆眚算学停免豚肩王官吴郡星郎显赫遐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