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耳传书的意思、黄耳传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耳传书的解释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耳传书”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与出处

黄耳传书指晋代陆机的爱犬“黄耳”为主人往返传递家信的故事,后比喻传递家信或消息。其出处可追溯至《晋书·陆机传》,文言文原文记载了陆机将书信装入竹筒系于犬颈,黄耳往返千里送信的情节。

二、典故详述

  1. 故事背景:
    陆机在洛阳为官,久未收到家信,担忧家乡变故,便对爱犬黄耳戏言能否送信。黄耳摇尾回应,陆机遂将书信系于其颈。
  2. 传递过程:
    黄耳沿驿道日夜奔行,仅用二十余日便从洛阳返回陆机家乡(今上海松江),而普通人往返需五十日。此后黄耳多次承担传书任务,直至死后被葬于“黄耳冢”。

三、引申意义与用法

四、相关扩展

五、总结

“黄耳传书”以生动的故事承载了历史信息传递的缩影,兼具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其核心在于“忠诚”与“思念”的双重象征,至今仍用于文学创作或怀旧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耳传书

《黄耳传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黄耳无名小卒传递消息。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黄(色)+耳(器)。黄色代表桃红嫩黄,比喻这个小卒的传书非常有效;而耳器代表能够有效听见传递的消息。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战争时期。当时,由于战争的紧张局势,将领们需要传递各种重要的消息,以便决策和指挥。由于通常途经的道路充满了阻力和危险,这样的任务通常交给了最低层次的士兵来完成。他们虽然地位低微,却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些士兵通常戴着黄色的帽子,以示其身份。他们的使命是将消息传递给目标地点,以便将领能够及时了解和做出决策。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的写法是「黃耳傳書」。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黄的写法是「黃」,中间有「艹」字旁,表示黄色;耳的写法是「耳」,和现代汉字写法相同。从这个角度看,古代的写法更加形象,更容易让人理解。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小明真是个黄耳传书的好手,每次传递消息都准确无误。

2. 老张非常信任那个黄耳传书的士兵,他知道消息一定会安全传达。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黄帽子、小卒、传递、信息。

近义词有:黄色帽子传书。

反义词有:高层决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