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册的意思、黄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册的解释

(1). 明 清 为征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籍。男女始生为黄,一说户口册籍的封面为黄色,故名。 明 张萱 《疑耀》卷二:“今制,丁口税粮,十岁一籍其数,曰黄册,自 刘宋 时已有之。 齐高帝 即位,尝敕 虞玩之 与 傅坚意 检定,詔曰‘黄籍,人之大纲,国之政端’云云。时亦称人籍,今世多不解黄字之义,余偶閲 唐 开元 制,凡男女始生为黄……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户籍,即今之黄册也。谓之曰黄,亦自男女始生登籍而名之耳。”《明会典·户口二·赋役》:“国初因赋定役,每十年,大造黄册,户分上中下三等,差役照册僉定。”《清史稿·食货志一》:“编审之制……丁有民丁、站丁、土军丁、卫丁、屯丁。总其丁之数而登黄册。”

(2). 清 代宗人府的户籍簿。宗室载入黄册, 觉罗 则载入红册,以图永世保存。《清会典·宗人府》:“黄档房,掌书黄册、红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册是明清时期用于户籍管理和赋役征派的重要册籍制度,其含义和功能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起源

黄册全称“赋役黄册”,是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朱元璋推行的全国性户籍档案制度。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

  1. 因册籍封面为黄色(《汉典》等记载)
  2. 取“男女始生为黄”之意(《疑耀》等文献提及)

二、核心功能

作为中央集权的治理工具,主要服务于:

  1. 赋役征派:记录每户人口、土地、财产信息,作为征收税粮、调派徭役的依据
  2. 人口管控:详细登记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个人信息
  3. 土地管理:与鱼鳞图册(土地清丈册)配合使用,形成“人-地”双重管控体系

三、内容与编制特点

四、历史演变

五、历史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最系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一,黄册实现了对全国“人丁事产”的精准控制,是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原始资料。其与鱼鳞图册共同构成“经济治理双璧”,标志着传统户籍制度的高度成熟。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册的意思

黄册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婚姻登记簿。在中国,黄册用于记录结婚的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婚姻登记信息。

黄册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册的拆分部首是⾦(金字旁)和⾃(自字旁)。它总共有12笔的书写顺序是:一、丨、一、⼆、丨、⼗、⼗、⼆、⼆、⼆、⽤。

黄册的来源

“黄册”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婚姻习俗。在中国古代,当一对夫妻结婚后,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婚姻登记信息会被记录在一本册子上,这本册子常常是黄色的封面,所以被称为“黄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黄册的繁体字

黄册的繁体字是黃冊。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黄册可以写作“黃冊”,冊字当中的“⽣”部分使用了“⽣”字旁。

黄册的例句

1. 我们结婚已经五年了,黄册上的名字依然很鲜明。

2. 当我们领取黄册的时候,感到了无比的喜悦。

黄册的组词

1. 黄册本:指黄色封面的婚姻登记簿。

2. 续黄册:指更新或继续婚姻登记簿的事项。

黄册的近义词

婚册、结婚证、登记簿。

黄册的反义词

单身证、未婚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