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好逸恶劳的意思、好逸恶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好逸恶劳的解释

[love ease and hate work] 贪图安逸,不喜劳动

好逸恶劳者,常人之情,偷6*情苟简者,小人之病。——宋· 陈敷《农书·稽功之谊篇第十》

详细解释

喜欢安逸,厌恶劳动。《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夫贵者……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彊,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周书·苏绰传》:“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 清 黄宗羲 《原君》:“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要而论之,此三类者,均由学士大夫,好佚恶劳,惮著书之苦,復欲博著书之名,故单辞隻义,軼事遗闻,咸笔之於书,以冀流传久远。”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好逸恶劳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好逸恶劳"是由"好"和"恶"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并列式成语,其核心语义指向对劳动态度的价值判断。从汉语构词法分析,"好"读作hào表示"喜好","逸"指安逸舒适的生活状态,"恶"读作wù意为"厌恶","劳"指体力或脑力劳动。四字组合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合词,完整释义为:贪图安逸享乐,厌恶体力劳动,形容人懒惰成性的生存状态。

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东汉典籍,《后汉书·郭玉传》记载:"其为疗也,有四难焉……好逸恶劳,四难也",初指病患不配合治疗的消极态度,后经语义泛化演变为批评懒惰品格的常用语。现代语义学层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行为倾向,标注为含贬义色彩的形容词性短语。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考察,《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指出该成语在明清话本小说中呈现使用高峰,常与"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词语构成语义场,共同描绘市井文化中的负面人物形象。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该成语通过"安逸—劳苦"的二元对立构建隐喻系统,以身体感知映射价值评判,形成中华民族勤劳伦理的典型话语标识。

参考来源:

  1.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3. 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4.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好逸恶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hào yì wù láo,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字面解析


深层含义

形容人懒惰成性,只追求享乐而不愿付出努力,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不思进取、逃避责任的行为。


用法示例

  1. 作谓语:
    “他从小好逸恶劳,长大后一事无成。”
  2. 作定语:
    “好逸恶劳的性格注定难以成功。”
  3. 对比社会现象:
    “部分年轻人沉迷享乐、好逸恶劳,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近义词与反义词


文化背景

成语源自古代对劳动美德的推崇。例如,《后汉书·郭玉传》提到“好逸恶劳”是人性弱点之一,强调勤劳的重要性。这一观念至今仍影响中国文化中对奋斗精神的倡导。


注意点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出处或扩展例句,建议查阅权威词典或文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哎也表荐笔区次官黛面道尊顶搭兜拕反虞飞挝分封风胡辘公仲鬼打扑寒啬合伯膊秽駡货仓护身龙疆候脚忙手乱金邱絶粻魁殊雷出连动杆连鸡连营理董髦隽木炭画内心世界歕薄蚍蜉撼树千门万户凄寂青气晴曦裘马清狂凄异取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深房社翁雨实打实受誓墓率意水陈塔吊鲐腹探马天中之岳通身完免文澜五色羽仙韶院溪柴谢宣城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