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商咀征的意思、含商咀征的详细解释
含商咀征的解释
亦作“含宫咀徵”。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徵”均 中国 古乐中的音阶名。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颯沓紈袖飞。” 唐 温庭筠 《觱篥歌》:“含商咀徵双幽咽,软縠疏罗共萧屑。” 景耀月 《长歌行》:“目成造次非相谋,含宫咀徵何悠悠!”
词语分解
- 含的解释 含 á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
- 征的解释 征 (③征⑦徵) ē 远行: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 用武力制裁,讨伐: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 召集: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 收
网络扩展解释
“含商咀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án shāng jǔ zhēng(其中“徵”通“征”,但需注意“徵”在古乐中读zh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含义
- 指沉浸在优美的乐曲或音乐氛围中,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律美感。“商”“徵”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中的两个音阶名,常代指音乐。成语通过“含”“咀”二字,生动比喻对音乐的细致体悟。
2.出处与例句
- 最早出处:南朝宋诗人鲍照的《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 后世引用:唐代温庭筠在《觱篥歌》中写道:“含商咀徵双幽咽,软縠疏罗共萧屑。”
3.用法与近义词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作宾语或定语,形容对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的深度欣赏。
- 近义词:含宫咀徵(二者可互换使用)。
4.延伸意义
- 除字面意义外,也可引申为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反复推敲与品味。如《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提到“咀征含商”,强调对音律的讲究与吟咏的细腻。
提示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诗词典籍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含商咀征》的意思:
《含商咀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含有商量的意思。在面临困难或重要决策时,需要进行反复思考、讨论、商议,以达成共识或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含商咀征》这个成语的部首拆分如下:
- 含(含义) - 口
- 商(商讨) - 贝
- 咀(咀嚼) - 口
- 征(征求) - 彳
总体上,这个成语由16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含商咀征》这个成语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舜曰:‘告尔商臣!吾闻弟之有商,既朝,必与诸畏项!尔公亦不可屈显。如尔敌迫而无所征询,下民心莫舍!如斯,厉哉怿怿!’”后来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成语形式,形容在重大决策或问题面前需要充分商量、征求各方意见。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的写法为《含商咀徵》。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含商咀征》这个成语的写法有所不同:
各个字的古时候写法如下:
- 含 - 肣(尸旁+水)
- 商 - 倀(人旁+匚)
- 咀 - 有(口旁+又)
- 征 - 并(幺+彳)
例句:
以下是使用《含商咀征》这个成语的例句:
1. 在制定新的公司战略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轮深入的《含商咀征》,以确保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在任何重要的问题上,我们都应该采取《含商咀征》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取得更好的结果。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含商咀征》相近或相关的成语有:
- 参商议决:表示在重要决策前,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
- 探讨商量:意思是进行详细讨论和商议。
而与《含商咀征》相反的成语则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