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见“ 蜡烛珠 ”。
(2).樱桃的一种。 唐 郑望之 《膳夫录·樱桃有三种》:“樱桃,其种有三:大而殷者曰吴樱桃,黄而白者曰蜡珠,小而赤者曰水樱桃。食之皆不如蜡珠。”
“蜡珠”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本义
指蜡烛燃烧时滴落的蜡油凝固形成的珠状物,因其形态类似泪珠,常用于比喻悲伤的泪水。
来源:宋代辛弃疾《破幽梦》中“泪如蜡珠”一句,以蜡珠喻泪,表达离别之痛。
延伸用法
在古诗词中,常借“蜡珠”渲染凄凉氛围,如“蜡珠啼枕梦难成”等,象征哀愁或思念。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膳夫录》或辛弃疾词作原文。
蜡珠是一个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蜡”和“珠”。
按部首拆分,“蜡”的部首是虫,而“珠”的部首是玉。这个词语的笔画由10画组成。
“蜡珠”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字形会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繁体字中,“蜡珠”可能被写作“蠟珠”。而在现代简化字中,我们通常使用“蜡珠”这个词。
以下是一个使用“蜡珠”这个词语的例句:
他在蜡烛上放了几颗蜡珠,房间里的灯光变得柔和而温暖。
除了“蜡珠”,还有一些相关的组词,如“蜡烛”、“蜡炬”、“蜡烛台”。这些词语都与蜡、烛具有关联。
与“蜡珠”近义的词语有“蜡烛”、“烛光”,它们都用来形容燃烧的蜡烛。
反义词则可以是“电灯”,因为蜡烛和电灯是两种不同的光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