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老身健。 宋 苏轼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诗:“莫嘆倦游无駟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而贪饕退缩者,果驤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 洪深 《五奎桥》:“托 周先生 的福,我还算是老健;饭也吃得落,田也种得动。”
(2).指诗文风格老练有力。 宋 朱熹 《跋病翁先生诗》:“逮其晚岁,笔力老健,出入众作,自成一家,则已稍变此体矣。”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张子野》:“ 东坡 云:‘ 子野 诗笔老健,歌词乃其餘波耳。’”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子美 和 裴迪 早梅相忆之作,两联用二十二虚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长,非巨笔不能到。”
“老健”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老健”既可形容老年人身体强健,也可用于文学评论中,指作品风格成熟有力。其内涵既包含对生命力的赞美,也体现对艺术造诣的认可。若需更详细的古文例证或历史背景,可参考苏轼、朱熹等文人的相关作品。
《老健》这个词是指年纪偏大的人身体健康、强壮的状态。它由两个字组成,“老”表示年老,指年龄较长;“健”表示身体健康、强壮。
《老健》的拆分部首是“老”和“健”。其中,“老”的拆分部首是“老”字旁,它由两笔构成;“健”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它由两笔构成。
《老健》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直接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合而成。
在繁体字中,“老健”分别以“老”和“健”为形状基础,保持与简体字形近相似的外形。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字形可能有所变化,但是字义与现代相符。如:
老:老人旁 + 儿字旁 ->
1. 这位老奶奶年纪虽然大了,但还是精神老健,经常参加群体活动。
2. 爷爷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身体一直都很老健。
老人、健康、年长、强壮
元气、硬朗、强健、壮实
虚弱、衰老、不健康、有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