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烂柯的意思、烂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烂柯的解释

(1).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晋 时 王质 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质 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 质 ,如枣核, 质 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质 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復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宋 陆游 《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閲世深疑已烂柯。”

(2).谓荒诞不可信。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説矣。所以 孟子 有‘尽信《书》’之嘆。”

(3).借指下棋。 唐 窦常 《哭张仓曹南史》诗:“丽藻尝专席,閒情6*欲烂柯。” 清 钱谦益 《<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

(4).作听琴的典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烂柯事有异说》:“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云:烂柯多用为棋事,听琴亦然。”

(5).指 烂柯山 。 清 魏源 《粤江舟行》诗之五:“隔江更 烂柯 ,趾麓闑棖值。”自注:“隔江 烂柯山 即 端溪 砚坑也,与 七星厓 对峙水口。”参见“ 烂柯山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烂柯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烂柯”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传说的词语,具有多重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出处与典故

“烂柯”最早出自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故事讲述晋代樵夫王质在信安郡石室山砍柴时,偶遇仙人下棋。他观棋片刻后,发现斧柄(柯)已腐烂,回到村中才知已过数百年,同时代人均已离世。这一传说成为“烂柯”的核心典故。


二、基本含义

  1. 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
    故事中“斧柯烂尽”象征时间飞逝,因此“烂柯”常被用来比喻岁月流转、物是人非。
    例句:宋·陆游《东轩花时将过感怀》中“阅世深疑已烂柯”。

  2. 围棋的别称
    因故事涉及仙人下棋,“烂柯”也被用作围棋的代称,如《烂柯谱》等棋谱。


三、引申含义

  1. 荒诞不可信
    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质疑“两昼夜不觉”的传说,认为其荒诞,故“烂柯”亦引申为不可信之事。

  2. 听琴的典故
    清代文献提到“烂柯”与听琴相关,如俞樾《茶香室丛钞》中记载。

  3. 借指隐逸或超脱
    故事中王质误入仙境,后人多以此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如诗词中的“懒向时人说烂柯”。


四、常见用法


“烂柯”以奇幻传说为源,核心含义为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并在不同语境下衍生出与围棋、隐逸、质疑真实等相关的引申义。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其指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烂柯的意思

烂柯(ㄌㄢˋ ㄎㄜ),是一个成语,意指人的才华或能力尽失,就像果实已经腐烂无用一样。在修辞中,烂柯常常用来形容一个本来有很大潜力的人最终未能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并成为无用之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烂柯由“火”和“木”两个部首构成,烂的拆分为火和灰,柯的拆分为木和水,火的笔画数为4,灰的笔画数为13,木的笔画数为4,水的笔画数为4,因此烂柯的总笔画数为25。

烂柯的来源

烂柯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该成语描绘了一个本来有才华的士人因为一时的困境或劣势环境而无法发展,并最终功败垂成的形象。

烂柯的繁体写法

烂柯的繁体字为爛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烂柯的写法为「爛萢」。

例句

他本有很高的智慧和才能,但最终却变成了烂柯而无法腐烂。

组词

烂柯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的意义,例如:烂柯生花、烂柯化蝶等。

近义词

近义词为败笔、失意、兴奋待发。

反义词

反义词为旺柯、大展宏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