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购;搜购。《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帝将伐 蜀 ,辛卯,詔天下括市战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乙未, 京畿 、 京东 西 、 淮南 、 陕西路 括市战马,敢輒隐者,重置之法。”
“括市”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及相关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核心含义:指政府或统治者以强制手段征购、搜购物资(尤其是战马等战略资源)的行为。该词常见于军事行动前的物资筹备场景。
后唐时期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为伐蜀,曾“诏天下括市战马”,即通过行政命令在全国范围内征购战马。
北宋时期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朝廷在京畿、淮南等地“括市战马”,并严令隐瞒战马者将受重罚,体现了军事需求下的强制征购制度。
“括市”是古代特定语境下的行政术语,需结合历史文献理解其强制性征购的内涵,现代使用需谨慎以避免歧义。
1. 括市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它的部首包括手部和十字。手部表示人的手,十字表示市场。括市的意思是人们用手去拾取物品,代表市集或者集市。
2. 括市的部首是用四划组成的手部和十字,共计八划。括市的部首手部的笔画是五画,部首十字的笔画是三画。总体来说,括市的笔画数是八画。
3. 括市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通常称为市集或集市。由于人们在市集中经常用手拿取物品进行交易,所以用手部作为部首,再加上十字表示市场,形成了这个词语。
4. 在繁体字中,括市的字形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由手部和十字组成,只是书写的方式稍有不同。
5.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括市的字形相对简单。手部部首的笔画通常是由五画组成,十字部首的笔画通常是由三画组成。通过组合手部和十字部首,可以得到括市。
6.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括市这个词,例如:“我去括市买了一些新鲜蔬菜。”这句话表示我到市集中买了一些新鲜的农产品。
7. 括市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复合词,例如“括市区”、“括市场”等。括市区指的是市集所在的地区,括市场指的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
8. 近义词可以有“市集”、“集市”等。这些词语都指的是商品交易的地方。
9. 反义词可以有“官府”、“政府”等。这些词语指的是行政机关和政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