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征集民马。《新五代史·唐废帝纪》:“冬十月壬戌,括马,籍民为兵。”《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二年》:“庚午, 辽 主録囚,括马给东征军。”
“括马”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具体来源区分:
历史行政术语(主流含义) 指古代官府强制征收民间马匹的行为,常见于战争或军事行动前。例如:
成语释义(较少见)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临危不惧、勇猛果敢”,源自“抱住马颈”的意象。但此用法在权威史料中未见记载,可能为后世引申义。
补充说明:目前主流文献及百科资料(如汉典、百度百科)均以第一种释义为准,建议优先参考历史典籍中的用法。若涉及文学或成语研究,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考证。
《括马》是一个汉字词组,括音kuò,马音mǎ。意为用绳索拴住马匹。形容能够控制或约束某物或某人。
《括马》的部首是手部,由“扌”部表示。笔画数为6。
《括马》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马匹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利器。使用绳索拴住马匹可以防止其逃跑或失控。因此,这个词组逐渐演变为形容控制或约束的意思。
《括马》的繁体写法为「括马」。
在古代,汉字《括马》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由于历经演变和书写方式的改变,具体的古代写法无法确定。
1. 他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用绳子括马。
2. 我们要设法括马,以确保事情不会失控。
括教、括囊、括兵、括凤
拴马、系马、束马
释放、放马、松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