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写的意思、口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写的解释

口头描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媪﹞遂以 五可 之容颜髮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口写”的汉语词典释义

“口写”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口”与“写”组合而成,需分义项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分解

    • 口:指言语表达,如《说文解字》:“口,人所以言食也。”
    • 写:本义为“倾注、抒发”,后引申为“书写”。《说文解字注》:“写,置物也,凡倾吐曰写。”

      合称“口写”可理解为口头表述并书写记录,强调语言与文字的双重传递过程。

  2. 合成词义

    古汉语中,“口写”多指口头陈述并付诸文字的行为。例如《汉书·艺文志》载“口写其言”,指口述内容并书写成文,体现记录与传播的双重功能。

二、佛教术语中的特殊含义

在佛经翻译中,“口写”有诵读抄经以传播佛法之意。如唐代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提到“口写经卷”,指通过诵读与抄写传承经文,兼具口传与笔受的宗教实践。

引用参考来源


注:因“口写”属古汉语复合词,现代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未单独收录,释义综合古典文献与佛学典籍用例,侧重考据源流。

网络扩展解释

“口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口头描述,常见于古典文学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口写”由“口”(嘴巴)和“写”(描述、表达)组成,字面意为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描述或表达。例如《聊斋志异·寄生》中记载:“﹝媪﹞遂以五可之容颜髮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即通过口头描述和手势共同表达人物特征。

  2.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形容直接、生动的语言表达,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或对人物形象、事件细节的口头叙述场景。现代使用较少,但在强调“即兴、非书面”的表达时仍可引用。

  3. 延伸说明

    • 与“书写”的对比:“口写”强调口头传递信息,而“书写”则依赖文字记录,两者在古代常结合使用(如“口写而手状之”)。
    • 字义关联:“口”在汉语中既指发声器官,也引申为出入口、行业类别等(如“港口”“文教口”)。

建议结合《聊斋志异》等古典文献例句进一步理解该词的语境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办梓保安团碧瑶牋逋课鼂采厝意带住打觑调揭诋薄端慎儿媳風幡风味食品扞蔽干壁画管见所及寒釭瀤泽黄藤呼天抢地简求贱私矫世变俗既成事实疾颠洁妇饥寒交凑进捣咎鼓救伤开腿孔繇揆搆窥玩理脉沦降旅会马金囊明恕闽中剖晰铺列遣散湫室热駡涉阅失足厮炒四饭酥胷田界佻勇铁蹄痛勦穷追委练硝基小妾细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