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柔的意思、口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柔的解释

以言语媚人;奉承。《尔雅·释训》:“籧篨,口柔也。” 郭璞 注:“籧篨之疾,不能俯,口柔之人,视人颜色,常亦不伏,因以名云。”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籧篨,巧言好辞,以口饶人,是谓‘口柔’。” 南朝 陈后主 《太建十四年诏》:“而口柔之辞,儻闻於在位;腹诽之意,或隐於具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口柔”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以温和、委婉的言语取悦或奉承他人,避免直接冲突或伤害对方感情。源自《尔雅·释训》,本义与“巧言”相关。


详细释义与出处

  1. 语义解析

    • 口:象征言辞、表达;柔:指语气温和、态度委婉。
    • 整体强调通过柔言语达到讨好或避免矛盾的目的,常见于古代文献对“巧言令色”行为的描述。
  2. 经典出处

    • 《尔雅·释训》提到:“籧篨,口柔也。” 郭璞注:“口柔之人,视人颜色,常亦不伏。”意指这类人通过察言观色,用委婉言辞迎合他人。

使用场景与延伸


近义词与反义词


英文翻译

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尔雅》或南朝诏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口柔

口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口和柔。

口(kǒu)是“咀嚼食物和发声的器官”的意思。在汉字中,口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首,表示与嘴巴相关的事物。

柔(róu)表示“柔软、温和、不刚强、不生硬”的含义。

口柔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它最早见于《论语·颜渊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句子中,“传不习”就是“口柔”的意思,指言辞不强硬,不爭辯。

在繁体汉字中,口柔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口柔的写法稍有不同。古代写法中,“口”字为方框形状,类似于现代汉字中的“囗”,表示边界;“柔”字的上半部份稍微扁平。这种写法可以在古籍中看到,它是古代书法的一种风格。

以下是一些使用口柔的例句:

  1. 他说话总是口柔声细,很少生硬争辩。
  2. 只有口柔心细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信任。

一些与口柔相关的词语有:温和、柔软、善良、和蔼、厚道。

反义词可以是:刚硬、强硬、坚决。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