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账。《汉书·食货志下》:“ 洛阳 薛子仲 等因与郡县通姦,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愈病。”
“空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ōng bù,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假账
这是该词的核心含义,指虚假或伪造的账簿记录。这一用法源自古代文献,例如《汉书·食货志下》记载:“洛阳薛子仲等因与郡县通姦,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愈病。”。这里的“空簿”指通过虚构账目掩盖贪污,导致官府财产记录不实。
引申为“无实际内容”
部分现代解释结合“空”与“簿”的字面意义,将其引申为“空白账簿”,比喻事物缺乏进展或结果(如提到的“没有记录或进展”),但这一用法较少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扩展义。
字义解析
历史用例
该词多用于描述经济或政治腐败场景,如《汉书》中的案例,体现古代对财务造假的批判。
《空簿》是一个中文词汇,它的意思是未被使用的账本或册子,通常是指还未记录任何信息的空白本子。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或场景的空洞、空白或无聊。
《空簿》的拆分部首是“穴”和“示”。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空簿》这个词是从古代汉语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它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结合在一起,它们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即《空簿》。
《空簿》的繁体形式为「空簿」,字形相对繁琐,但仍然能够保持原词的意义和拼音。
古代汉字写法相对于今天有所不同。由于篇幅限制,无法提供《空簿》的古代汉字写法。
1. 他打开这个空簿,准备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
2. 这本空簿一直放在那里,从未被动过。
3. 那个角落给人一种空簿般的寂寞感。
空白簿子、空簿子、簿记空白等。
空白、未填写、空的、无聊。
填满、充实、忙碌、有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