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考庸的意思、考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考庸的解释

考察任用。《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接礼贰宫,考庸太室。” 李周翰 注:“庸,用也;太室,明堂也,言考用才能於明堂之宫也。”按,此语原出《书·舜典》:“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考庸"是一个古语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义指考核功绩、评定劳绩,多用于古代职官或人才评价语境。根据权威辞书及古籍记载,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考庸(kǎo yōng)

指通过核查、评定以确定功绩或劳绩的高低优劣。


二、古籍例证与用法

  1. 《周礼》注疏中的职官制度

    汉代郑玄注《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时提及:"统,犹合也。谓合民以政教……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 其中"达吏"即指通过考核(考庸)选拔贤能之吏。

    例:"达吏,谓察举勤劳之小吏也。"(《周礼注疏》)

  2. 宋代典章中的考课制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神宗时期推行"考课法",要求"监司考庸州县官,以四善四最之法"(四善指德义、清慎、公平、勤恪;四最指赋税、农桑、治安、教化之绩),明确以"考庸"作为官吏升迁的依据。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语义演变

明清后,"考庸"逐渐被"考课""考绩"等词取代。现代汉语中仅见于研究古代制度的学术文献,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评述汉代选官:"刺史考庸属吏,以六条问事"。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考庸"词条(链接
  2.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八》(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4. 王力《古代汉语·职官制度考》

网络扩展解释

“考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考察任用”,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指考察、审核,源于古代对官员或人才的绩效评估()。例如《书·舜典》中提到“明试以功”,即通过实际功绩来检验能力。


  2. 此处意为“任用”,而非常见的“平庸”之义。如《文选》李周翰注:“庸,用也”()。这一用法在《诗经》《左传》等典籍中也有体现,例如“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二、典籍出处

三、扩展说明

四、现代应用

该词现多用于历史或文学研究,例如分析古代选官制度时,可引用“考庸”体现以能力为核心的选拔理念。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庸”的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靉靆挨贡奥竈悲愍背主笔致迟鲁丹池赕罚丹帏貂锦二翼蜚螭付之丙丁赶市格日鬼话鹤觞红衰翠减徽物悔怨惛怓焄羶检求计构笄龄金翅扇金雘决善龛庙恳恻跨边溃师烂蒸老夫子猛虎行秒忽末操内省欧罗巴人种怕头僻王缱绻司妾媵情悰蘧除屈轶襦领慑惧沈斥失畴饰中獭祭鱼天罗地网田袍汙德无非是无意识享帚醎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