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举直措枉的意思、举直措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举直措枉的解释

见“ 举直错枉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举直措枉”是一个源自《论语·为政》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是选拔正直贤能之人,罢黜奸邪不正之徒。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释义与字词解析

综合而言,成语强调通过任用贤能、罢免奸佞来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以达到民心归服的效果()。


二、出处与原文

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意为:将正直者置于奸邪者之上,民众便会信服;反之则不服()。


三、结构与用法


四、应用示例

例如清代小说《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读孔圣之微言,思举直而措枉;观王珪之确论,欲激浊以扬清。”

此处通过对比,突显“举直措枉”与“激浊扬清”在治国理念上的相通性()。


该成语体现了儒家“任人唯贤”的政治主张,至今仍可用于强调选拔人才需以德行为先。如需进一步了解《论语》原文,可参考权威典籍或相关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举直措枉

《举直措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为正本清源,纠正错误。下面将分别介绍关于《举直措枉》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同时还会提到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在《举直措枉》四个字中,《举》字的部首是手,总计五画;《直》字的部首是目,总计四画;《措》字的部首是手,总计十二画;《枉》字的部首是木,总计八画。

来源

《举直措枉》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二十一年》,原文是:“政必举直以措枉,举而不直,措而能枉,是以国危矣。”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必须举起正义的力量来纠正曲解,如果选择的人不正直,救灾的措施也会走偏,这样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繁体

《举直措枉》的繁体写法为《舉直措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举》字的写法是矛加手,表示持起矛举起来;《直》字的写法是目加口,表示目不斜视;《措》字的写法是手加攵,表示用手创制,操纵;《枉》字的写法是木加亡,表示不正直。

例句

他坚决举直措枉,为人民伸张正义。

组词

举措、纠枉、正直

近义词

纠偏、挺身而出、正本清源

反义词

曲解、徇私枉法、走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